四川在线记者石小宏
“双十一”就要来了,每逢购物节,不少人都会囤货。但有的消费者只顾“囤货”,一直到货品过期都没用,且不舍得扔,遇到下一次购物节,还会继续“囤货”。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任华提醒:过度囤积也是一种心理疾病。
囤积障碍有什么表现?
较少人能够完全理解,自己为何会不断想要获取和购买物品,在整理时又难以做出丢弃物品的决策,最后的结果就是不断囤积。
任华介绍,囤积行为本身是有积极意义的,获取物品也会给囤积者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增加快乐感、安全感和满足感。但任何事情过犹不及,当过度囤积带来的危害大于它带来的安慰时,就属于囤积障碍了。
据介绍,囤积障碍属于强迫及相关障碍谱系,在临床上诊断特征包括:持续地难以丢弃或放弃物品,不管它们实际价值如何;有目的地收集物品,当面临丢弃它们时会感到痛苦;大量物品堆积,导致使用中的区域杂乱不堪,且显著地影响了其用途,极大影响和干扰了日常生活和工作等。
任华强调,囤积障碍不同于正常的收藏行为,收藏行为往往是有序、有系统的,不会产生明显的混乱、痛苦或功能损害。有些囤积障碍也会囤积大量有价值的物品,但却经常和不太有价值的物品混为一堆,明显缺乏有序性。
囤积障碍背后的心理机制
认知缺陷或偏差:囤积者大多存在注意、记忆、决策、执行等方面的认知缺陷。囤积者注意维持能力较弱,持续性注意的缺乏,会低估自身保存和回忆信息的能力,而高估物品信息对自身的重要性,希望通过保留物品来避免自己的遗忘。缺乏一定组织规划和抑制控制能力,难以控制“买买买”等获取行为,难以将物品分类整理。可能对物品的用处存在不合理的信念,高估物品在未来的用途或价值而选择保留物品。
共病情绪障碍:75%的囤积症患者共病有情绪障碍,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约20%共病强迫障碍。当人们感到焦虑、抑郁、孤独,或者经历挫败时,囤积物品的欲望就会比平时高涨很多,这是因为通过囤积物品可以舒缓不良情绪。
社会环境因素:囤积者往往拥有的社会支持较少,生活中缺乏亲密的人际关系,家庭中的温暖与安全感比较少。压力性或创伤性事件也可能诱发或加重囤积,物品杂乱堆积和过度获取行为与压力创伤性事件有一定关系。
如何缓解过度的囤积行为?
任华认为,对于老人而言,首先要去医院排查其是否有脑部病变。如果家里老人开始过度囤积废品,他们有可能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由于出现认知障碍,他们无法正确判断物品的价值,可能会过度囤积物品,把家里搞得脏乱差。
对于其他人而言,需要强化自我心理建设,正确认识囤积背后的心理因素。及时识别情绪,管理和调节情绪,调整认知,提高理性决策能力,学会剥离物品与情感、自我的关系,控制购买欲,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减少物品来源。要积极正面地看待自身生活空间,分类整理,定期清理,坚持断舍离,控制自己的物品规模。同时,加强人际互动,建立丰富的情感和精神生活,寻找更具有建设性的价值和意义感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