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湖
四川新闻网成都6月28日讯(记者 陈淋)仲夏时节,位于成都高新东区的三岔湖碧波荡漾,周围的广阔田野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这里,正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的空港新城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6月28日,记者获悉,成都高新区在全面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过程中,通过前期实地调研、意见征集,于近日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建城乡融合发展新典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乡村振兴战略“路线图”和“时间表”――未来5年,成都高新东区将规划建设4个特色小镇、10个特色村、3个田园综合体;创建5个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完成6个乡(镇)风貌整治提升、10个川西林盘保护修复;“三美四好”示范村达80%以上,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覆盖率达100%。同时,《意见》明确了乡村振兴主要任务“十大工程”“五项改革”责任单位。
去年4月,成都高新区正式托管简阳市12个乡镇。作为成都“东进”战略的主阵地,这里正加快建设目前国内规划面积最大的空港城市――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根据《意见》,成都高新区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结合天府国际空港新城规划建设,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一二三产业联动、生产生活生态共融共生为统领,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典范和现代都市人的新故乡。
成都高新东区坛罐乡栗子村葡萄园
质量兴农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下个月,成都高新东区草池镇三渔村村民就能收获第二季马铃薯原种了。“去年9月,成都高新区为三渔村协调的脱毒马铃薯原种项目正式开始种植。”三渔村党支部书记毛树根说,这是三渔村史上的第一个产业项目,仅第一季就为村民带来了15万元的收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如何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形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提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结构布局,培育农产品品牌,着力构建多层次、复合型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精准农业、景观农业、创意农业、多功能农业转变,向精细化、园区化、智能化、品牌化、树形产业链化发展。
“根据天府国际空港新城中、远期区域规划,我们将布局不同的农业产业发展形态,打造都市精致农业示范基地、城市郊野主题农业公园、‘微田园’农家小庭院、农业科技博览中心、智慧农业科技园区、田园综合体、精品民宿、共享农庄等,并在天府国际机场周边打造国际农业物流园区。”成都高新区统筹城乡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说,不仅如此,成都高新区还将充分利用科技、信息等优势,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此外,成都高新区将运用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构建涵盖农业云平台管家、物联网监管、农产品追溯、现代农业研产销一体的服务体系,打造“农业+文旅+教育+大数据+资本+渠道”的农业品牌集聚平台,并建立健全与农业品牌配套的基地标准、生产技术规程、产品质量标准,推进农业特色品牌发展。
美丽宜居 建“城市功能区+特色小镇+特色村居”
依山傍湖,植物繁茂,四季花果飘香……成都高新东区拥有良好的资源禀赋,这里将按照“农业成景观、农居成景点、农村成景区”三景合一标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相融、山水田林湖草相得益彰的现代乡村新形态。
根据《意见》,成都高新区将依据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功能定位,加快构建“城市功能区+特色小镇+特色村居”三级城镇体系。采取“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林盘+景区”等模式,打造丹景山地运动小镇、新民文化旅游小镇、石板凳航空特色小镇、农业风情小镇,并打造一批特色街区和精品村落。
同时,开展以“整田、护林、理水、改院”等为主要内容的川西林盘修复,打造各具特色、错落有致、功能互补的空港川西林盘聚落,并加快天府国际机场空中廊道大地景观、“龙泉山―三岔湖―丹景山”两山一湖生态走廊以及绛溪河生态带等项目建设。
“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的同时,还要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新时代农村。”成都高新区统筹城乡工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全面完成12个乡(镇)环卫清扫保洁市场化,实现日产日清和无害化处理,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实施三岔湖水源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加快马鞍山观景平台景观绿化工程和三岔湖环线、绛溪河两岸生态绿道系统建设。
为全面提升农村环境治理水平,成都高新区还将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建设快捷便利的路网体系,完成12个乡(镇)共16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投入运营,逐步完成11座再生水厂和配套管网建设。
增收致富 建设农民“精神家园”
在成都高新东区坛罐乡栗子村葡萄园,村民曾在明正在忙着除草。来到这里务工后,曾在明每个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土地流转给葡萄园,每年还能收到一定的租金,让他极大地改善了生活。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今年,成都高新区将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合作社+国有公司”“合作社+民营企业”等合作模式,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同时,定期进行“回头看”和“回头帮”,确保已脱贫人口稳定脱贫、同步奔康。
《意见》要求,围绕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建设、机场建设和运营、园区打造等就业需求,将更多的就业机会优先提供给当地村民;聚焦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技能人才需求,对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支持农民创新创业,鼓励农民参与川西林盘、田园综合体、特色镇和产业融合发展园建设和经营。
下一步,成都高新区还将大力培育引进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和推广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农业共营等多样化的农业规模经营模式和有效衔接小农的发展机制,并创新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物质要富裕,精神更要富有。”成都高新区统筹城乡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说,将继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挖掘提炼村落人文精神和乡土文化,规划打造乡村文明亮点,形成“一村一文化特色”,培育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全面建设安居乐业、绿色生态、良序善治,具有高新特色的高品质、新内涵幸福生活社区。
(图片来自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