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四川要闻 财经消费 教育纵览 视觉中国 三农观察 网络热搜 法治联播 汽车之家 家居房产 文旅体娱 医疗健康 食品餐饮 慈善公益 科技数码
天府观察网LOGO 新闻中心 医疗健康 查看内容

防治并举,创新中药助力全球抗疫


来源:天府观察网 |2022-11-18 16:27| 浏览量: 65008



眼下,新冠肺炎在全国各地多点散发。正值冬季,气候对其传播也有一定的“助力”作用。因此,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健康责任人,注意防范病毒感染。中医认为,新冠肺炎属于“外感热病”的范畴,是瘟疫。《中国疫病史鉴》统计显示,从西汉到清末,我国至少发生过321次瘟疫。在一次次与瘟疫的“对搏”中,中医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时下新冠肺炎的防治同样适用。

对抗瘟疫,中医药从未缺席

古代医家根据实践经验,将瘟疫归为“温病”范畴,而中医药在两千年抗击疫病过程中形成的预防用药,是其宝贵的临证经验和特色优势之一。

《黄帝内经》将预防理念引申至医学领域,提出“治未病”思想,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成为中医预防学的理论精髓。温病的整个发病过程,就是邪与正的较量,“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因此,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疫病预防中主要体现在了两个方面。

一是“护正气”,通过中药配伍,或与其他特色疗法相配合,扶助人体正气,调节机体的内环境,提升免疫力。简单说,就是先把身体的“根基”扎稳。《黄帝内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传统医学无论对抗瘟疫还是治疗普通疾病,都强调了身体正气,即免疫力的重要作用。

二是“避毒气”,采用各种方式将“毒”驱出体外,或让外界的毒邪无法侵入身体。常用方法有中药汤剂、熏香疗法等。据秦代出土的竹简记载,凡来秦国的宾客入城时,其乘车和马具都要经过火燎烟熏来消毒防疫;宋代还用艾蒿等药物驱赶蚊虫,防止瘟疫。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中,出现的多个熏囊、绣花枕和熏炉中都装有药物,这些药物为辛夷、茅香、佩兰等,都是香药。可见,当时人们就有用芳香辟秽消毒、防治疾病的习俗。

事实上,中医药治疗突发流行性传染病时,积累了独特的优势:一是数千年形成的中医药防治疫病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二是预防用药,在和瘟疫进行斗争的历史中,中医一直有大锅熬药使用通治方的传统,以通治方防治瘟疫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特点之一;三是丰富多样的防治方法,如药物与非药物结合、内服与外用并用等。

两汉时期是古代记录中瘟疫最为盛行的时期。“医圣”张仲景的从医契机便是东汉末年“伤寒”横行,撰写的《伤寒杂病论》救人无数。时至今日,其治疗理念依然为后世所用。书中所载的“麻杏石甘汤”更是被后人作为“宣肺泄热”经典。新冠疫情暴发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多个中药汤方中都包含了麻杏石甘汤,其在当代的临床应用价值可见一斑。

明清时期温病流行,中医应运产生了温病学派,其中卓有建树的典型代表是吴又可、叶天士、薛雪、吴鞠通等名家。中医研究瘟疫的首本专著就是明代吴又可的《温疫论》。明代末年,瘟疫暴发,吴又可提出“疠气”(如今所说的“致病微生物”)致病学说,开辟了中国传染病学研究先河。

三次“战疫”,让效果说话

对现代人来说,印象较为深刻的“瘟疫”应该有三次,分别是非典、甲流和新冠肺炎。中医药在这三次“战疫”中,也都有不俗表现。中成药连花清瘟就是典型代表。

针对呼吸道传染性病毒,连花清瘟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其良好确切的广谱抗病毒作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研机构实验成果显示,连花清瘟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等)、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I型、呼吸道合胞病毒、SARS病毒、新冠等多种病毒均有抑制拮抗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国家坚持边实践、边研究、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让中医药全程参与深度介入疫情防控。湖北疫情时,方舱医院启用了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香囊、八段锦等在内的各种中医药治疗手段,疗效确切。先后列入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九版)医学观察期推荐用药,《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一版)》推荐使用,也被列入湖北、北京、上海等20余个省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推荐用药。

“连花清瘟胶囊”组方由以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专治疫病的“麻杏石甘汤”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中专治疫病的“银翘散”化裁而成,汲取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治疫证用大黄经验。“麻杏石甘汤”在东汉末年的瘟疫大流行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并一直沿用至今;“银翘散”可大大降低死亡率。两个药方针对疫病发热、咳嗽、喘促等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组方“多靶点”,可防可治/效果获认可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复方多用,以“君臣佐使”原则进行配伍,达到综合调治的目的。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公开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指出,使用中医药有利于降低轻型或普通型病例转为重症的风险;与单纯的常规治疗相比,中医药在作为附加干预措施时,可缩短轻型和普通型病例的病毒清除、临床症状缓解和住院时间;尽早使用中医药可改善轻型和普通型患者的临床预后。

以中成药连花清瘟为例,已证实对轻症、普通型的新冠感染患者有效。现在应用的国家第九版方案中,推荐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用于医学观察期人群、临床治疗期轻型及普通型新冠肺炎的防治。

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连花清瘟治疗组患者核酸转阴时间相对对照组缩短,出现症状的比例下降,转为轻型、普通型的比例下降,既揭示出连花清瘟对于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有益作用,更充分显示出中医药“防中有治、治中寓防”防治结合的临床价值。

连花清瘟之所以能发挥良好的防治作用,在于它的组方“多靶点”,可卫气同治、表里双解、先证用药、截断病势、整体调节,协同发挥抗病毒、止咳平喘、增强机体免疫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当出现发热、咳嗽、痰黏不能咳出、咽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时,说明已经有毒邪入侵了呼吸道,只要“对症”,普通感冒或流感也可遵医嘱使用连花清瘟治疗。

中医药全面、深度地参与中国疫情防控救治,应用中医药及中西药结合防控救治效果显著,得到了国际认可。世界卫生组织肯定了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鼓励世卫组织会员国在其卫生保健系统和监管框架内考虑使用中医药治疗新冠的可能性。

【编辑:张羽 校对:李强 责编:唐杰 审核:王欣悦】
《防治并举,创新中药助力全球抗疫》如注明 “来源:XXX(非天府观察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联系本网处理。

上一篇:防治新冠,中药连花清瘟有三大作用,均有研究与临床验证
下一篇:连花清咳片上榜中国家庭常备祛痰止咳药

国内热点
    卫健委发文:大批医院要开设新科室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记者李恒)记者8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近日印发的《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5年版)》明确要求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并细化科室设置、人员配备、服务模式

    重庆辟谣:编造“重庆轨道交通十八号线滩子口站发生坍塌事故”谣
      近日,网民王某编造发布“重庆轨道交通十八号线滩子口站发生坍塌事故,10名被困人员全部获救”虚假消息,“重庆辟谣”及时向有关部门核实,并于5月3日发布辟谣信息(网传“重庆轨道交通十八号线滩子口站发生坍塌

    大搞家庭式腐败!“女老虎”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正义网记者 5月9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甘肃省政府原副省长赵金云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赵金云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

    “《大话西游》动图案”判了,制作表情包要注意这些侵权风险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  当电影经典台词响起  很多人脑海中可能都会浮现  至尊宝和紫霞仙子之间  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  然而  如果这些电影中的“名场面”  被单独截取  做成

    中消协点名共享充电宝归还难
      中新网北京5月8日电(记者谢艺观)8日,中消协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提到共享服务痛点凸显,计费异常和归还难引发消费者不满。  近年来,共享经济在便利公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启动实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工程
      中新网5月8日电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实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十四五”到“十五五”期间完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进一步提升教

    鸿蒙电脑正式亮相 国产操作系统实现重要突破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09日第07版)  本报深圳5月8日电(记者谷业凯、李刚)8日,华为公司在广东深圳举办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鸿蒙电脑正式亮相,标志着国产操作系统在个人电脑(P

    400所高校推出近700个终身学习项目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09日第10版)  本报北京5月8日电(记者吴月)记者从教育部获悉:2025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5月8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启动,后续将推动以“一周一省、错峰开展、全年贯穿”的形式举行。  

    本科生已发14篇SCI论文?重庆大学通报
      5月8日晚,针对网传“本科生已发14篇SCI论文”事件,重庆大学发布情况说明:关注到网络上有关2021级本科学生刘某乔发表论文等情况的讨论。学校高度重视,已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核实。若发现有不当行为,将按有关

    直播间购物时警惕这几点 市场监管总局和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
      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5月9日)联合发布直播带货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科学认知、理性消费,帮助广大消费者规避消费风险,维护自身权益。  网络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消费模式快速发展,在为消费者

 
 图片新闻
 
 编辑推荐
 

关闭

本网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于我们 | 郑重声明 | 服务范围 | 免责信息 | 网站自律管理承诺
本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天府观察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天府观察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2024105439号-1 ©2017 - 2025 天府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