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培哲陈昊宜宾观察罗顺)“线路接入成功,功率正常显示。”5月15日,随着大屏幕上出现实时用电负荷曲线,宜宾亚洲之星零碳数字物流港正式接入宜宾市虚拟电厂平台,标志着这一全省首批虚拟电厂的扩容升级工程再下一城。
虚拟电厂自身并不发电,而是通过能源互联网技术,连接城市中的用电企业、商务楼宇等单位,聚合充电桩、分布式光伏等电力资源。在电力供应紧张时段,虚拟电厂可直接调度海量分散的电力负荷资源,降低用电功率,实现负荷调节,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宜宾是继成都后,四川第二个建设虚拟电厂的城市。宜宾市虚拟电厂平台自2024年4月上线试运行以来,已接入170余户用电企业,调度能力超14万千瓦,占宜宾全社会日常用电总功率的3%以上。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宜宾市虚拟电厂平台组织42户企业参与需求侧响应,在用电高峰期降低约7.5万千瓦用电功率。
“随着多个工业项目陆续投产上量,今年迎峰度夏期间,预计宜宾电网最高供电负荷将达505万千瓦,为此我们启动升级扩容工程,计划进一步接入更多工商业用户,提升调度能力。”宜宾市新能源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天说。宜宾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虚拟电厂平台不断升级,与宜宾社会用电量特别是工业用电量快速提升有密切关系。截至目前,宜宾工业领域动力强劲,动力电池电芯产量超38GWh,晶硅光伏产能利用率超90%,汽车整车生产约2.4万台,新型储能产业也逐步起步上量。“一季度,宜宾工业累计用电量同比增长22.7%,居全省首位。为保障迎峰度夏期间工业企业生产运营,虚拟电厂扩容势在必行。”
记者在位于宜宾市新能源产业有限公司的虚拟电厂调度大厅看到,调度系统实时记录接入企业每天的用电负荷情况,据此预测接下来企业的用电规模,为高峰期统一调度形成可参考的数字依据。宜宾市新能源产业有限公司数字运营部部长张杰介绍,在系统预测的用电高峰期来临前,平台将启动“需求响应”机制,用电企业可主动降低用电功率,从而获得资金支持。虚拟电厂平台则通过用户补贴分成、取售电价差等实现盈利、持续运转。今年夏天,虚拟电厂平台柔性调节能力预计占到宜宾最大用电负荷的5%左右。
宜宾还积极布局分布式光伏和储能系统、完善500千伏输变电网络。目前,位于宜宾储能产业园和宜宾三江新区的两个省级示范性储能项目平稳运行,相当于两个可以容纳20万度电量的“大型充电宝”。四川时代等用电企业也在建设相应的用户侧储能系统,宜宾高新区光伏制造企业也陆续启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国网宜宾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宜宾南500千伏输变电项目正加快布局,将引入更多电力之“水”,解产业发展之“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