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城东北方向的树窝、龙窝乡及马边县境内,距西昌市260公里,距美姑县城79公里,保护区总面积为50655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1097.5公顷,缓冲区面积17185公顷,实验区面积2372.5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1994年经林业部确认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有珍稀动物大熊猫、牛羚、小熊猫、豹、猕猴、虹腹角雉、白腹锦鸡、白鹤等30余种。珍稀植物有珙桐、银杏、连香树、红豆粉等10种。还盛产天麻、贝母、牛膝等名贵药物。 
1979年,四川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1978]256号文批准,在美姑县与马边县交界的大风顶一线的瓦侯区境内建立。 地质地貌 
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脉与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交汇处,属川滇南北构造东沿部分的凉山褶断带,处于扬子准地台与青藏褶皱带两个性质迥异的构造大单元之间,其地貌属于深切割的中山地貌类型,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最高海拔3998m(年渣果火主峰),最低海拔1356m(树窝乡大湾村),相对高差2642m。 水文 
自然保护区内河流众多,水流湍急,流量充沛,水资源丰富,主要有美姑河、滥龙拉达和瓦侯河,分属于金沙江、大渡河和岷江水系。 气候 
美姑河流域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的盆地边缘区,是四川盆地向川西高原山地的过渡地带,属低纬度高海拔山区,气温年差较小,日差较大,天气变幻急剧。瓦侯河流域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类型,温和湿润,植物生长季节长,多云雾笼罩,雨量充沛,为四川盆地西缘的“华西雨屏”。 土壤 
保护区的土壤垂直带谱明显,主要有黄壤、紫色土、黄棕壤、棕壤、暗棕壤、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等类型。海拔2150m以下为黄壤、紫色土等;海拔2150~2550m区域,黄棕壤与紫色土呈复区分布;2550~2900m为棕壤带;2900~3200m为暗棕壤带;3200~3500m为亚高山草甸土;3500m以上为高山草甸土。土壤pH值为4.5~5.4,有机质含量高,自然肥力高,为树木、竹类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 原始林区 
自然保护区东南部的龙窝、树窝乡境内,这里有保存完好的原始冷云杉林区,区内森林茂密、古木参天,同时各种杜鹃花。 椅子河坝 
自然保护区中部的依果觉乡楚洪觉村,距美姑县城60公里,这里有良好的大熊猫栖息环境、森林植被以及红叶、溪流、瀑布。 毕古纳龙 
自然保护区西部的美姑县苏洛乡依所解村,滥龙湖湖光山色融为一体;滥龙草地繁花似锦。 阿米都尔 
自然保护区西部,紧靠毕古纳龙,是保护区最高峰,山顶海拔3886米。 
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是大熊猫凉山山系种群的集中分布区和腹心区,它与马边大风顶、越西申果庄、甘洛马鞍山、峨边黑竹沟自然保护区毗邻,构成了凉山山系大熊猫保护网络,在凉山山系的大熊猫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来源网址:https://kuaibao.qq.com/s/20180201A19BAZ00?refer=kb_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