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近年来,广安区努力补齐民生短板,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位,让群众共享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广安区崇望乡敬老院,过去房屋多以平房为主,生活设施简陋,居住环境差。2017年,广安区投入20余万元,将该院进行改造维修,并增添生活设施,让敬老院的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这里装修搞好了,住宿搞好了,电视、空调、热水器都搞好了,现在对我们老年人关怀,生活上吃得很好,八一床垫安起的,铺盖、绵被是国家发的,住起舒服、方便。 而在城北某家医院,2017年,由院方出资修建,区财政补贴1000多万元,建成了一所医养结合的老年人养护院。在这里,老人们不仅可以得到很贴心的生活照料服务,还可以同时就地享受到及时、便捷的医疗服务。 感觉满意。医疗方面,对我们医病,医生、护士都很热情,要问长问短,打针、输液这些,都搞的很好,生活方面在这里相当习惯,满意。每天护理人员,怎么做法、怎么吃法、怎么用法,一天几餐都是他们安排好了的。 为了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近三年来,广安区投入1200余万元建成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1个;投入1400余万元为4.4万名困难家庭失能老人、独居老人购买了居家养老服务,有效缓解了广安区养老服务需求压力。区财政每年投入300余万元对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并将全区1.3万余名城乡无固定收入、无社会保障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纳入城乡低保,有力保障了老年群体基本生活需要。 除了发展养老事业外,广安区还紧紧扭住民生改善重点,加快补齐全面小康短板。近五年来,广安区共投入资金 57.23亿元,累计完成省市民生工程322项、区定民生工程17项,为民办实事办好事20余万件。有力保障了涉及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民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体育等群众生产生活所需所盼。 每年坚持实施七至八项较大以上的区级自办惠民工程,统筹解决好群众的住房、医疗、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难题,全力抓好困难群众的脱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让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并可持续。
来源网址:https://kuaibao.qq.com/s/20180219C0K81W00?refer=kb_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