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泸州市疾控中心组织专家对3月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开展评估。专家们认为,3月重点关注事件为学校和托幼机构易发传染病;持续关注事件为流行性感冒、食源性疾病;一般关注事件为流行性腮腺炎、人感染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 开学季 易发传染病和输入性传染病 专家认为,学校是发生传染病的主要场所,传染病防控难度较大,一旦控制不及时、措施不坚决,极易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等引起聚集和暴发流行。当前,已经进入学校、托幼机构春季入学季,人群聚集因素给学校等重点场所麻疹、流感、流腮、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和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西南医科大学、四川警察学院、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三河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部分学校有来自欧洲、东南亚等国家的学生,存在发生相关输入性传染病的风险。 专家称,麻疹、流感、流腮、水痘、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等学校易发传染病的发病风险较高,加之泸州高校多、人员分布较广,拥有多个国家和沿海多个省份的学生,可能存在疫区感染学生返校后发生输入性传染病和出现二代病例的风险,应引起重点关注。 专家要求,严把常见传染病入口关,认真落实晨午检制度和因病缺课追踪制度;严格落实消毒制度和传染病隔离制度,对隔离期限未满的学生和老师坚决不准复学复课;要坚持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学生集中的场所进行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同时,开展疫苗查漏补缺接种,做好重点传染病散发病例的管理,及时发现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防止疫情扩散。 3月 By亚型为主的流感或卷土重来 专家分析,今年2月,泸州报告流感发病数比去年同期明显增加,主要分布在江阳区。近期流感活动水平处于较高水平,多种毒株共同流行,以新甲H1亚型、By亚型流行为主。3月By亚型为主的流感可能卷土重来。 专家建议,学校要加强教室、宿舍的通风换气,一旦发现疫情苗头要及时报告。疾控机构要加强对流感的监测,发现一例,管理一例,通报一例,严防疫情发生和蔓延。同时,提高疫苗覆盖率,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食源性疾病 可能会聚集发病 食源性疾病的暴发,2月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据悉,泸州发生一起因食用未制熟金针菇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露人数3人,发病人数3人。专家分析说,这段时间聚会饮酒的情况仍然存在,特别是农村存在举办婚丧寿宴、坝坝酒的习俗,使得食源性疾病聚集发病的可能性增加。 专家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餐馆、街边小吃、农贸市场、超市及摊贩的执法监管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食药疾控部门要积极开展聚集性就餐安全知识宣传。 不排除人感染H7N9禽流感风险 专家分析说,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期间,是人感染禽流感高发时段。结合2017年泸州多地活禽市场监测检测出H7N9禽流感病毒和学校寒假以及春节期间人员频繁流动,故不排除泸州存在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风险。 专家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活禽市场监管,严格活禽调运管控;医疗机构和哨点医院要及时发现和报告可疑病例。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病死禽,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有禽类接触史且出现发热及呼吸道症状者应及时就诊。 记者 周丽
来源网址:https://kuaibao.qq.com/s/20180305C01HSE00?refer=kb_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