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造乡村振兴新IP 农科村“整装”再出发

3月2日,2018农科村海棠节上,骑友们在海棠花下合影留念。
农 科 村
3月7日14时,成都市郫都区友爱街道农科村,春日暖阳轻抚着海棠,但街上却有些冷清――除了三三两两喝茶打麻将的老年人,外来游客的身影很少。
而在距此不过几公里远的青杠树村,前来踏春赏油菜花的人潮已经摩肩接踵。
友爱镇党工委组织委员、农科村党总支书记李君很清楚:转型发展已迫在眉睫。
农科村整装再出发。“我们正在积极打造乡村振兴的新IP,根据我们招商计划,到今年10月就会有初步成效了。”成都市农科村景区管理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国辉表示。□本报记者张明海文/图
成立村级运营管理平台
1986年,农科村村民徐纪元利用自家院坝,开办起了中国第一家农家乐,热火的生意引发全村效仿。农科村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农家乐发源地”。
但到32年后的今天,这里已是盛况不再。“现在村里的农家乐是强者很强,弱者很弱,除了徐家大院、观景楼等少数集餐饮、会议、住宿为一体的大型农家乐外,其余的普通农家乐都是勉强经营,核心景区的农家乐,已经从最初的40多家减少到现在只有10多家了。”范国辉介绍。
不仅如此,相对于三圣花乡、青杠树村等“后起之秀”,农科村的滞后也比较明显。“游客中心、天然气覆盖、路灯等基础设施还远远不够,乡村酒店、农家乐的专业化和服务水平也跟不上。”李君自陈“短板”。
分析“短”的原因,范国辉觉得还是意识不够。他指着一家刚刚装修一新的农家乐说:“这家刚花了几十万元装修,但是风格没有啥改变。钱花到哪里去了?买地砖贴墙上去了!只是为了方便打理。”
转变,势在必行。
打造精品民宿聚落
3月2日,在农科村一年一度举办的海棠节开幕式上,成都市农科村景区管理运营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该公司由农科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主导,计划将农科村核心景区“打造成为精品民宿聚落”。
此前,该公司已与大部分村民商定,通过租赁、转让、入股、联营的形式,将原本分散的农家乐收归公司统一打造运营。
而定位“精品”,在范国辉看来,就要跳出“吃农家饭喝茶打麻将”的传统模式,“这已不能吸引更多年轻一代的消费主力。”他说,盆景园艺产业仍是主业依托,但新招的经营业主,也必须有相应的产业依托,“要形成IP经济效应。”
揭牌的当天,农科村就公布了新一轮招商计划,邀请有想法的城里人、创业者来农科村发展乡村旅游,并明确了“一院一主题”,制定了提档升级计划:将围绕艺术、中医汤道、陶艺、汽车、茶道、文创等主题,引进36个业态超级品牌IP。
据介绍,目前已经有10多个院子已经收拾一新待打造。“我们甚至还将打造网红主题民宿,目前正在跟一家网红公司洽谈,作为其网红经济的展示基地。”范国辉告诉记者。
当天,在北方打拼20多年的四川人吕明春,就“拿下”了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小院子,“准备花300多万元进行装修,打造成为一个集体验、养生、住宿为一体的中医汤道民宿馆。”吕明春说。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
来源网址:http://sc.people.com.cn/n2/2018/0309/c379471-3132419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