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绵阳新闻网讯 日前,《绵阳市旅游扶贫2018年实施方案》出台。方案明确提出,以“旅游+”为突破口,重点从五个方面夯实旅游扶贫工程,推动绵阳旅游提档升级,以实现2018年度目标任务——计划完成投资1606万元,重点推动全市创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1个、旅游扶贫重点村10个、乡村民宿达标户12户,带动贫困地区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改善、乡村环境美化、乡村旅游产业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方案》重点从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旅游产业带动工程、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工程、旅游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旅游宣传推介工程五个方面制定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及时间进度安排,并详细的安排了资金的筹措方向及具体保障措拖。
“创新扶贫模式,推动绵阳旅游提档升级是今年旅游扶贫攻坚工作的主要方向。”市旅发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一方面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原则,以资源换资本、以资本促开发,加大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力度。目前,以江油新安农业公园、安县花城果乡、北川伊纳羌寨等为代表的一批项目撬动型扶贫模式已逐渐成熟。另一方面依托存量景区的提升和增量景区的打造,促进周边地区贫困村交通设施优化和生活环境改善,开展民居食宿接待、景区务工、配套供应农牧产品和旅游商品销售等方式实现脱贫,药王谷景区、平通印象梅林已成为此类发展模式的典范,景区周边的贫困村、贫困户作为景区发展的后续支撑,逐步实现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通过对农户土特产品的旅游化改造、文化产品的创意化设计、实用产品的文化化加工,重新赋予内涵和地域特色,开发一批特色旅游商品,通过“电商”的方式进行销售,让当地居民享受到旅游扶贫的红利,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那么,具体的工作分哪几步走?
一是实施核心旅游产品建设行动。以“旅游+”为突破口,依托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培育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建一批国家A级景区。二是实施特色旅游商品品牌培育行动。会同农业、旅游、商务等相关部门合力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商品线上线下销售平台,积极支持农副土特产品旅游商品化,努力培育农副特产品类旅游商品品牌。三是实施旅游扶贫人才培训行动。会同农业、人社、工会等部门加大对贫困镇和所属县的旅游及相关部门领导的培训力度,积极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户、乡村旅游带头人、能工巧匠传承人、乡村旅游创客四类人才和乡村旅游导游、乡土文化讲解等各类实用人才培训。四是实施乡村旅游合作社培育工程。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突出典型示范带动,培育一批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带头人,积极申报一批省级示范乡村旅游合作社。(绵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春梅)
来源网址:http://www.myrb.net/html/2018/news/3/1214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