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家镇罗汉寺村美丽风景(曾巨光 摄)
中国绵阳新闻网讯 阳春三月,踏青赏景。近日,涪城区玉皇镇“油菜花摄影大赛”、新皂镇“梨花节”未启先火,两地的旅游宣传在微信朋友圈里如火如荼,引得大家交口称赞,并争相转发。玉皇和新皂在乡村旅游上的主动出击,是涪城新春伊始提出的乡村振兴“七大行动”落地生根的生动体现。
乡村要振兴,涪城在行动。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涪城提出优化乡村规划布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激发农村发展动力和活力、创新乡村治理、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七大行动”,全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品牌上规模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如何把兴旺的产业带到乡村去?让村民能够有持续性、稳定性的收入?如何创造新产业、新业态?
2017年,涪城突出农旅融合发展,使现代都市农业蓄势突破,以杨关产业带为核心的农旅融合发展区成为了全市现代农业领域投资的热土。涪城蚕桑产业“三新三化”模式被评为“2017四川十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案例”,游客接待量达到30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突破3亿元。
2018年,涪城结合实际,将在特色小镇、康养产业、循环经济等建设方面发力,按照全区的统筹安排,建设全市休闲旅游目的地、都市农业展示区、健康养生集聚区等,让涪城的农旅融合发展区真正成为绵阳科技城的“后花园”。
涪城区是绵阳市主城区、中国科技城核心区,除主城区街道办外,全区仅有近郊12个乡镇。其中纯农业乡镇7个,农村人口仅占全区总人口的1/6,耕地面积仅有18万亩,农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仅为5:8。特殊的地域位置,稀少的土地资源,农业发展的最优路径在何方?2017年以来,涪城区将农业定位在做精、做优农产品方面。
“特色主导农产品发展方向一旦确立,要保持定力,积极钻研相关技术,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地推进。”在做精做优农产品方面,涪城区委书记郑志恒提出,要坚持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力做大做强涪城“休闲农业、优质蔬菜、花卉林果、生态养殖”四大主导产业和“蚕茧、青花椒、芦笋、绿色葡萄、生态鱼”五大主导产品。
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美环境强治理
金色的油菜花铺满田野,木龙河水泛起清波……近年来,涪城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发展的方方面面,“绿色”成为科学发展、领先发展的“软黄金”。
2017年,涪城以迎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关闭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户)682家、关停搬迁“散乱污”企业121家,木龙河黑臭水体整治、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等项目有效推进,建成省级生态乡镇8个、生态村7个,市级生态村97个,特别是在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18年,涪城将持续打好“三大战役”、落实河长制及“厕所革命”等,不断提高农村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 上一页 2 下一页
来源网址:http://www.myrb.net/html/2018/news/3/12035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