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雁江区东峰镇观景村新村聚居点,一栋栋外观一致的小洋楼呈八字形排开,硬化的水泥路从屋前延伸向远方;健身广场上,大人小孩玩耍忙,满脸的笑容见证着家的变化,印证着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让我们走进观景村,感受着新村新变化给村民带来的新气象新生活。  “生活更巴适了!”63岁的张治东老两口带着两个孙儿在家居住,他正在厨房里准备中午的饭菜,而两个小孩已经自己到外面的广场上玩耍去了。 张治东家的厨房已经变了样,大理石的灶台干净整洁,水龙头一拧哗哗哗的自来水就流了出来,天燃气灶开关一开呼呼呼的火苗就串了起来,抽油烟机呜呜地转着。整个厨房不再是黑不溜秋,也不再像以前做饭满屋子都是烟尘。 张治东家厨房的变化并不是个例,聚居点的所有村民家里都实现了水、电、气、网的“四通”,一直在外务工的吴成刚说,这里除了没有县城的小区大,住房条件各方面都比城里好。  聚居点不仅是让村民住上好房子,更是要让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聚居点由于部分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中,道路上难免尘土掉落,影响聚居点的整体环境。60多岁的村民吴双菊每天都会义务把掉落在地上的泥土铲到道路旁边的绿化地里。她说,房子修得这么漂亮,树子栽了这么多,如果路上还脏兮兮的看着就不舒服。 观景村主任陈秀琼说,村民居住在一起,都是要面子的人,大家都还是有比较,谁都不想落后于他人。一家把家务整理好了,把房屋周围环境卫生搞好了,大家也都会跟着去学去照做,真的可以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新农村的环境卫生,精神风貌就会越来越好。她说:“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逐渐形成好习惯,养成好风气。”  “住上好房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过上好日子。”观景村正围绕东峰镇处在雁江支持发展的农业“新四片”的机遇,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留住年轻人在家创业,筑巢引凤,吸引外面的人来投资或旅游,让全村搭上乡村旅游热的“快车”。 观景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全村建成水泥路5.1公里,修建山坪塘10个,提灌渠11.6千米,自流渠2.2千米,泵站1个,蓄水池16口;满足城里人“吃健康”的品质需求。全村流转田土1500余亩,成立了2个专业合作社、2个家庭农场,建成了4个生态养鱼塘,3个生态养虾塘。满足城里游客体验农家生活。建特色采摘园,让游客即可采摘又可领种,体验农事生活,把聚居点外出务工的村民的房子利用起来打造成农家旅馆,让游客能来能玩能住下。 观景村支书何乐木充满豪情地说:“我们就是要将观景村打造成一个集民俗接待、观光采摘、餐饮住宿、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让村民在家里挣钱,在农村过上好日子。”  主管主办:中共资阳市雁江区委宣传部 来源:资阳日报
来源网址:https://www.toutiao.com/a65349978133427655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