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语闻成都 | 成都植物达人 制作标本收藏春天
3月28日的成都,天朗气清,透过玻璃天窗,阳光洒向小院里的每一株植物。内堂,数百幅玻璃木框装裱的植物标本挂满墙面,进门的每个人都被吸引:枯叶、枝丫、树皮、种子、鸟窝、石头、蜗牛壳……全是大自然中平常的东西,用心组合在一起,居然无比好看。

小熊(左)与小哲展示他们的植物标本。
熊坤和张哲剑尤其喜爱阳光灿烂的日子,熊坤把会见客人的桌台特意安排在向阳的墙角,张哲剑则把正在绘制的画板挪到落地窗旁。
与自然极尽可能地亲近,是熊坤和张哲剑的快乐,他们用植物标本、植物绘画和植物盆栽,把“大自然”装裱起来,变成触手可及的美好。
8年来,他们把春天“收藏”起来,制作的植物标本不断流向全国各地。
两个少年的“伯牙绝弦”
黑框眼镜,体恤衫,牛仔裤,同是“85后”的熊坤和张哲剑,依然是学生气质,再配上大围裙,两个男人更加和善可亲。
“可以叫我小熊,叫他小哲。”熊坤一竹清松瘦的外形,言语彬彬有礼又不失大方利落。平日里,张哲剑总愿意把说话的时间留给熊坤,他觉得这是伙伴更擅长的。

小哲在研究植物标本。
重庆人小熊和来自四川西昌的小哲,拥有相似的成长经历,有相同的兴趣爱好。“从小就喜欢画画,喜欢自然。重庆山多,小哲的家乡是大凉山,也是山多。”
18岁时,两个热爱画画的少年终于有了交集。那一年,备战高考的小熊和小哲立志要进艺术类高校,在艺考集训班时相识,很快成为朋友。
第二年应考时,小哲遇到了意外,两人约定好一起去读的大学失之交臂。“打击很大,已经买好书本准备复读了。”回想那次失利,小哲仍有心结没解开。相比之下,小熊可以毫无遗憾,他比录取线高出近100分。

要和小哲分道扬镳?人生路上知音难求,在升学和伙伴之间,小熊偏向后者。那一刻,小熊并没有想起伯牙绝弦的故事,但已经暗下俞伯牙摔琴时的决绝--放弃更好的机会,和小哲去录取分数低一点的大学。
小哲是坚决不同意的,小熊拿出了软磨硬泡的功夫,一边劝说开解小哲,一边哄父母。最后,双方竟然妥协了,小熊和小哲到了成都某所艺术院校,就读展示设计专业。
和大部分学子一样,他们度过了四年中规中矩的大学生活,加入毕业大军的求职中。小哲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会展公司,上班的第一天他辞职了,“看着硕大的办公室里,电脑一排排的样子,我觉得特别压抑。”15天后,在某奢侈品门店上班的小熊也辞职了,“那是我上班的第16天。”

《昆虫记》里得来“荒石公园”
辞职后,小哲和小熊第一次坐下来静静思考,他们想要的生活是什么?
“不能抛弃艺术创作。”两个钟情艺术的小伙子很坚定。随后,他们找到了一个能发挥艺术创作的工作,在成都宽窄巷子的某文创店,专门设计制作旅游纪念品。这是一个能养活人的工作,也能提供给两人动脑动手的机会,“时间久了以后发现,我们还是不适合这份工作。”
不断寻找和尝试的过程中,小哲时刻保持审视的态度,“我觉得做旅游纪念品,应该对目的地的历史文化有深厚的知识贮备,可是我们欠缺这类知识。”小哲意识到,他们不善于做旅游文创产品,更重要的是,提不起兴趣,骨子里亲近的依然是和自然有关的东西。
【1】【2】【3】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