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寒假即将结束,孩子们又要返回幼儿园了! 可不论新生还是老生,临近开学都或多或少有些紧张焦虑。家长们对此很是担心,每天放学一接到孩子,就忍不住问园所里的各种情况。 事实上,放学路上家长和孩子的聊天是有技巧的。如果不小心问错了话,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负面暗示,加重入园焦虑。 鉴于此,我们与大家分享开学8不问,帮助家长避开与孩子的交流“雷区”,让孩子轻松爱上园所。
一不问:今天有没有哭 早上家长把哭闹的孩子送入园,下午问孩子哭没哭,让孩子再次陷入悲伤的情绪中,加重孩子的不适,使得孩子对幼儿园的抵触情绪更强烈。 建议:通过表扬给孩子鼓励,如:“老师说宝宝今天只哭了一小会,真坚强,妈妈相信宝宝明天能做得更好。” “你今天哭了3分钟,比昨天进步了不少呦,我们争取明天不哭了好不好?” 这样不仅肯定了孩子,还增强了孩子的自信。 
二不问:老师批评你了吗 孩子经历了一个寒假的“自由”生活之后,会对幼儿园集体生活不适应。而老师会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常规。家长这样问容易让孩子为自己找借口,打击上学的积极性。 建议:家长可积极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依此作出应对,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同时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鼓励孩子主动与老师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 
三不问:有人欺负你吗 学前儿童由于年龄特点,可能会与伙伴发生冲突,却不记仇。家长的这种询问出发点是好的,却在不经意间把孩子放在了与伙伴对立的位置上,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 建议:我们不妨直接问问孩子与小伙伴们相处如何,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或问问孩子班里有没有新同学转入,大家一起分享了什么好玩的玩具或事情。 这些话题都是孩子感兴趣的,让消极情绪一扫而光,也让孩子对园所充满期待。 
四不问:今天老师教的什么?都学会了吗? 学前教育以游戏为基本形式,寓教于乐。 通过各种活动,老师帮助孩子在玩中培养认知、运动、创新和社交等学习知识时必备的能力。可是孩子太小,根本就说不清老师“教了什么”。 建议:为避免孩子产生厌学心理,尽量不要问这类问题。 家长可以直接与孩子交流当天的游戏或各种课程,了解幼儿园的教授内容,还强化了孩子的愉快心情。 
五不问:你喜欢上幼儿园/幼幼园吗 寒假结束,孩子突然离开父母,肯定会有些不情愿。这类提问唤醒了孩子的不愉快经历,会让孩子更委屈,加重厌学情绪。 建议:家长可以主动和孩子聊聊幼儿园的优点,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比如:“你们教室里的那只大熊好可爱呀”
“操场上的大滑梯看起来真好玩,妈妈也想去滑一次呢……” 
六不问:你今天表现好不好呀 在孩子眼中,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呢?他们的判别标准未必与大人一致。而且幼儿的一日活动是非常丰富的,这样的问题范围太大,孩子不知如何回答。 建议:家长的询问着入点要小一些,同时注意给孩子一个正向引导。比如: “今天什么事最让你高兴呢?” “老师今天教你们折小狗了?妈妈知道你最喜欢手工课了……” 
七不问:今天吃饱了吗? 园所的饮食可能不如家庭准备得丰富,但一定会保证营养和卫生。孩子初入园,略焦虑的情绪可能会影响食欲。老师也会在这方面多注意,保证孩子们吃好饭。 建议:家长可根据老师在班级群或园所的通知等信息,留心孩子的饮食。放学时,根据菜谱和孩子交谈:“让我猜猜,今天你们吃的蘑菇对不对?”看到孩子一脸的惊讶,在孩子兴致比较高的时候教给孩子营养、卫生等知识,让孩子明白好好吃饭的重要性。 
八不问:你最喜欢哪个老师?
孩子要回答这个问题,肯定会对每位老师作一番比较。最终“入选”的老师,孩子会更喜欢;而“落选”的老师,孩子可能就不愿与她接触了,这种心理会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阻碍其发展。 建议:希望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比较各位老师,以免影响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如果发现孩子对某位老师有抵触情绪,一定要和孩子以及老师好好交流,弄清原因。帮助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对于0-6岁的孩子来说,最成功的教育就是家园共育。 开学期间,希望家长坚定态度,坚持送孩子入园。请相信老师的专业性,她们一定会好好照顾和教育孩子的~ 最后,希望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来源网址:http://mp.weixin.qq.com/s?src=11×tamp=1550712581&ver=1441&signature=uGMGw4hwtbKuspcxG*oL-H7afKzWyES*azXfT1MUYdIgOfsAhW5scpXu95nDDURjPG8emiq8qCBwnz8XuNiVVYRPEkGXQdK2iAiCbKjqNPI23H-1EdUmH3Okfj4c42L2&new=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