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两位朋友先后在公交车上丢了钱包,钱包里都有现金、身份证、银行卡等贵重物品。事后两位朋友的反应却迥乎不同。
一个回到家,发现钱包丢了,当着家人的面,对小偷不道德的行为略加指责,接着对她老公和孩子深刻反思到:由于自己的粗心,不仅让经济受到了损失,而且得花费时间精力去挂失和补办银行卡,真是得不偿失。话说回来,这一切皆由自己造成,那自己就要积极承担后果,并表态说自己以后干什么事一定要细心。
另一个回到家,发现钱包丢了,当着家人的面,泄愤说,下次要让他抓住小偷,要抽了他的筋,剥了他的皮,并且当街示众。
育儿日记

得知这件事后,我觉得,第一位朋友有失也有得,用自己的糟糕经历让孩子意识到一个细心地品质是多么重要啊!一旦孩子意识到了这一点,在生活中就会慢慢养成细心的习惯。而第二位朋友,愤怒之时说的暴力语言,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定会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可生活中,我们许多家长常常忽视了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威力,只一味要求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做,这显然违背了教育学讲求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最重要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