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朝廷希望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宏愿不同,平常百姓新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健康长寿、儿孙满堂。儿孙满堂意味着拥有美满幸福的生活,而健康长寿则意味着幸福生活的久远,这种情结在过年的时节尤为明显。《文氏家庆》和《藏钩家庆》两戏便充分体现了这一情结。
文征明享寿90,是历史上少见的高寿文人。《文氏家庆》便以他为主角,讲述了文家过年的场景:翰林待诏文征明,因年满90告老还乡。儿子文彭为国子监博士、文嘉为和州学正,孙子文震孟又新中状元,可谓诗书传家,福寿双全。时逢春节,儿子、孙子、曾孙纷纷拜年,门生也纷纷前来拜贺,极儿孙满堂之最。
《藏钩家庆》没有具体的人物名字,主角夫妇都是年过百岁的老人,时逢新正,儿子、媳妇、孙子、孙媳齐齐拜寿,同享天伦之乐。一家人还通过行藏钩令,猜出“寿”“福”“禄”三字,引得福、禄、寿三星降临赐福。这出戏也是通过百姓的美好愿望,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道光初年的《开筵称庆·贺节诙谐》一戏,还提到了很多过年的民俗。那时,过年的习俗已经和今天大致相同:过年之前,各家各户都要贴门神,除夕之夜更是要放爆竹庆祝新年。元旦之日,则往来拜年,关系亲近的还要留饭。
作为一年之始,春节的内涵极为丰富:希望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希望家庭团圆美满、儿孙满堂;希望个人事业成功、诸事顺遂。作为一个举国同庆的节日,春节又是联络感情,增加交流的时机。戏曲既承载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沟通天人,又是促进人和人交流的重要载体,是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