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州人都关注了▲这个大号        
       

时下,正值春耕备播时节 处处呈现出一派农忙景象 但在路旁或田间地头 常常看到有村民点燃秸秆 和杂草放火烧荒 火借风势连成一片 浓烟四起,雾霭弥漫 春季气候干燥,风力较大 倘若烧荒时用火不慎 很容易引发火灾 小编提醒
春季是火灾多发期,特别是春耕期间,由于农村露天堆放柴垛,野外用火、烧荒、烧秸秆等行为让火灾危险性随之增加。不少农民朋友就是为了图方便,图省事,还有部分农民朋友都普遍认为草木灰可以使土壤获肥,其实烧荒还田的做法十分危险。特别是山区,有些耕地就在山坡上,距离山林很近,加上春天风大,气候干燥,极易发生火灾。 
什么是烧荒呢?滨州网小编通过搜索网络资料得到两种解释: 第一是我国古代各民族防范骑兵的一种措施。渔猎、游牧、农耕等民族秋日纵火焚烧野草,使入侵骑兵缺乏水草,无从取得给养。第二是指开荒前烧掉荒地上的野草。 目前烧荒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方面,烧荒古来有之,村民认为通过烧荒可以增加土壤的养分,也是一种取得好收成的期许和吉兆;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使用农作物秸秆做燃料的越来越少,开春后大量农作物秸秆遗留田间,放火烧掉秸秆省时省力,同时可以烧毁大量草籽便于田间管理。 
但是烧荒真的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吗? 据研究表明:烧荒在短时间内能增加土壤无机氮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但是火烧后无机氮迅速减少,导致氮素的大量流失。同时烧荒的最初一段时间(1个月左右),土壤生境遭到破坏,导致微生物量大量减少,更加剧了土壤氮的损失;但是,大约1个月之后,微生物量开始恢复,其恢复速度也比较快。但从长期来看,烧荒对土壤微生物量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可见,烧荒将导致土壤中的氮元素的大量流失,进而对此区域内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除此之外,烧荒还将带来的其他影响。 
烧荒会造成的空气污染及一系列危害。焚烧秸秆时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硫化物、氮氧化物、光化学氧化剂和悬浮颗粒等物质)不仅对空气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还将危害人体的健康安全。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由于秸秆焚烧区域、时段均相对集中,大量烟雾对中老年和儿童及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造成很大影响,对婴幼儿影响尤其严重。
烧荒会破坏土壤结构。包括:土壤碱性提高。烧荒后土地的PH值将会增加,使得喜酸性土壤的植物生长不良。降低了土壤肥力。高强度的火烧会使土壤有机质、氮元素几乎全部破坏,磷则以细灰颗粒形式从土壤中消减。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度下降,阳离子交换能力降低,影响土壤中的养分循环,致使微量元素减少,土壤肥力降低。降低了土壤的通透性。土壤中的微生物影响着土壤肥力,而且直接决定着土壤的通透性,而烧荒会导致的土壤中微生物的大量死亡,将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造成土壤的通透性不良。
破坏生物多样性。对野生动物的直接危害为烧死或烧伤,造成野生动物种类及种群数量的减少。间接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烧荒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减少其食物来源,从而影响野生动物种群的消长,导致种群及数量的下降。在植物群落演替的任何阶段进行火烧,都会使群落的稳定性下降。同时,由于烧荒,不抗火烧的植物将消失,耐火烧的植物将继续繁衍,造成了植被群落的单一性。高强度的火灾可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从而使物种的多样性明显减少。当破坏程度超出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小编来总结: 烧荒的利与害显而易见了! 我市明令禁止烧荒, 请做文明市民、文明农民, 放下您手中的火种, 留一片蓝天,还大自然安宁!

值班小编:宋静涵 审核:邱 芹 出品:滨州日报社全媒体
来源网址:http://mp.weixin.qq.com/s?src=11×tamp=1552791828&ver=1489&signature=q8B0lC40jtgnEEALAWqUVwlooy27u51LI*CHvpkmjGrnwGuoLTtxSbHNrnVmYmvvludOAqh97hHg1bZtfllpsq38KjGeUqhM*bnkm8NzMjOj5DaWVjCOG8c64igROvGI&new=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