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打发每天突然闲来无事的零碎时间?除了刷刷微博公众号对着抖音不明就里的内容傻笑,另一大乐趣自然就是…
打开@Diet Prada 啦!

相信浪迹时装多年的诸位对著名 IG 博主 a.k.a. 无私打假账号 @Diet Prada 熟悉得已经不能再熟悉了。
这名道德卫士,凭借着自己过人的学识以及大胆无畏的勇者精神,将时装圈「抄袭」的丑行一一披露,不得不说大快人心。
而我们为@Diet Prada 内容买单的原因无非是:看了这些「抄袭」实锤,满足你窥探的欲望,会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 原来那些心比天高、遥不可及的奢侈品牌也不过如此嘛,与我等啥也不会的屁民也没什么差别嘛。


是的,在这样优越感之中,我们膨胀了,起飞了,飞得很高,于是开始忧国忧民地思考一些好像很专业的问题了:
这些打假道德卫士,究竟有没有用?有没有真的改变时装界看似糜烂的土壤?
但想要得到答案,光看一个 @Diet Prada 可不够,还得多看看几位打假卫士的有料实锤再说...


实际上,相比@Diet Prada,我个人会更喜欢看 @insidethemood 扒的瓜。因为无论你在 T 台上看到什么令人耳目一新、惊世骇俗的设计,翻翻@insidethemood,你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当你首先看到这一季 Eckhaus Latta 之时,会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仔细一回忆… 这可不是老司机们夏天往车上放的凉席坐垫吗?

而Craig Green 的飘逸红色造型令人感到一种强烈的违和感… 咦,这真的不是去瀑布旅游一定会买的雨衣吗?

你看这一回 Virgil Abloh 操刀的 Louis Vuitton 是多么的美国梦,但这件毛衣…The Prodigy 的《Firestarter》MV 中不就出现过了吗?

今年 Grammy 上 Jennifer Lopez 穿的Ralph and Russo还挺好看吧,只是… 为何与Fausto Puglisi 2017 秋冬出品如此相似?

有没有搞错? Stella McCartney 操刀的 Chloé 2000 春夏还能和Alexander McQueen 1998 春夏一模一样了?

就当我们在怀疑Valentino 这季模特长羽毛的睫毛到底累不累的时候,回顾一下 Elsa Schiaparelli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点子,瞬间觉得不累了。

早前袜套鞋不是也是一股趋势吗?Prada 作为行业先锋早早推出了一体式袜套鞋,殊不知… 四十多年前,Louis Feraud 已经安排过了…

@insidethemood 这账号更能从一些历史影视作品、艺术插画、时装档案中寻得资料,对比起来也更加有趣翔实,确实不失为打发时间的靠谱好消遣。
   


而 @supremecopies 则更专研考古资料,将 Supreme 那些明目张胆的「借鉴」行为全都抖了出来,仿若一名无私的人民英雄。而偏偏是@supremecopies 的这些实锤猛料,从反方面也力证了 Supreme 真的是一个多元文化大杂烩,别的品牌没法比...
比如吧,Supreme 对音乐是颇有研究的,你看看来自英格兰的 Godflesh 乐队 Band Tee,不就「启发」了 Supreme 吗?

为了表达对 Hip-Hop 文化的敬意,特意选用对 Hip-Hop 时尚颇有影响的街头品牌 FUBU. 出品来创作一番,以此表达自己对文化的「尊重」。

而对艺术,Supreme 亦是颇有心得,对十九世纪末英国插画艺术家、唯美主义运动的先驱 Aubrey Beardsley 的致敬,充满了艺术文化气息。

甚至还能跨界到饮食方面,帽子上的标也不闲着,妥妥的就是肉质品公司 Farmlands Logo 的翻版。

更别说,还有雪茄也不放过,将古巴Partagás 的雪茄标换个英文,就是最为 Supreme 的出品。

但这绝不是 Supreme 灵感的全部,就连圣诞树上的神诞老人小摆件也难逃一劫…

事实上,Supreme 的「借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哪一季要是没有「借鉴」,那可能就是假的 Supreme… 看图就好,不用文字大家都能懂。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自己去买书吧。



刚才说的那些,都是大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时装界的打假,但无独有偶,你衣服有「借鉴」,我大美妆界难道就没有了吗? 于是 @Estée Laundry 自觉担当起这项重任,开启了「到底是谁借鉴了谁的美妆」探索之路...
看看 Gucci 美妆线推出的全新包装,是不是和老牌大厂 Santa Maria Novella 1612 的有些微妙的相似?

或者是看看 Identy Beauty 和 Glossier 的包装,一个个超可爱的奶瓶,真的是想要全套。

不过大家对奶瓶的执念可不是一般深,你再看看 Dior Makeup 的包装,真的没回忆起那瓶在你桌上已经落灰的元祖级 MAC 奶瓶吗?

再看看 Vice Cosmetics 和 J 姐的 Jeffree Star Cosmetics 包装,可能大家都喜欢星星吧。

或是 Colorpop 与 Lemonhead LA 之间可以称得上是一模一样的亮片,确定这不是同一个工厂生产的只是贴了不同的标?

Kim Kardashian 的 KKW Beauty 推出的香水瓶,这… 难道不是 Jean Paul Gaultier ?

到底是 Fenty Beauty 还是 Dear Dahlia?都是八边形,傻傻分不清…

等等,Beautypie 出的这款… 真的不是Hourglass 的五花肉吗?

早两年 Pat McGrath Labs 的闪闪亮片包装绝对是所有女生 Wishlist 的 Top 3,而机灵的 Victoria’s Secret 也悄咪咪地搞了同款…

当然,@Estée Laundry 账号上的内容并不仅仅是扒一些「借鉴车祸」,还有许多关于美妆一些迷思的探讨与对可持续性倡导,感兴趣的话不妨移步到 IG 慢慢研究吧。

但说了这么多,我们是时候回归到开头的问题了:
「打了半天假,到底有没有卵用?」
换言之,这当中问题在于:即便知道这些包装、这些东西是「借鉴」来的,你还会继续买吗?
大多数情况其实是:你说你的,该买还是会买。
【编辑:张羽 校对:李强 责编:唐杰 审核:王欣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