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早报记者 周琴 2017年,你平均每天走了多少步?2月5日,腾讯 QQ 大 数 据 发 布 了《2017中国人运动报告》,天府早报记者从报告中看到,2017年国人日均步数为5678步,相较于2016年的5112步,提升了566步。可见,国人们越来越重视运动,对自己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数据显示,成都人平均每天步行6038步,排名全国第9位。全国TOP3分别是重庆、杭州、西安。 大年初一 全年人均步数最少 据介绍,该统计数据是腾讯QQ运动与市场研究中心联合取得,步行数据通过QQ运动提取全国4亿名QQ用户2017全年的计步数据获得。根据《2017中国人运动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人均每天行走5678步,比2016年提高了566步,国人的健康意识正在逐步增长。 其中,重庆的城市平均步数为6171步,为全国最高。其次是杭州、西安、厦门和哈尔滨,成都以年平均6038步位列第九。相比之下,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在qq运动步数排名上明显落后。 纵观全年,4月是国民步数最高的一个月,平均步数为6078步。其中,全年运动步数最高值出现在4月28日,既五一假期的前一天,人均步数为6393步。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开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才是犒劳自己的最佳方式。 国人运动步数最低则发生在春节期间,整个2月日均步数仅5217步,1月28日大年初一更是低至5016步成全年人均步数最低的一天。在外奋斗了一年的国人们,借着春节假期回家返乡,和家人朋友共度温馨时光。 中年人以日均5882步甩掉“油腻” “爱运动的女人最可爱,爱运动的男人不会坏。”根据《2017中国人运动报告》数据显示,男生步行量要高于女生。天性热爱动的男生平均每天走5874步,女生日均步数达到5268步。 而在2017年一直甩不掉“油腻”这个标签的中年人,凭借日均行走5882步的好成绩强势崛起。反而年轻的学生们或许因课业繁重、缺乏运动时间,日均行走步数仅5268步。把更多精力及闲暇时间投入到广场舞的老年人们,日均步数突破6000步,展现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超六成人选择户外作为运动场地 根据《2017中国人运动报告》数据显示,近一半的人已经让运动成为生活习惯,可以做到每天运动。11.41%的人也同样保持高频率的运动,每周坚持运动4-6次,24.42%的人每周适当运动3次以内,仅有16.42%的人几乎从不运动。 而在运动方式的选择上,63.2%的运动人士选择走出室内,到公园、户外进行户外运动。随着全国各地方公共健身服务体系的日趋完善,国人运动意识越发强烈。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将运动变成一种习惯以及生活方式,开始享受健康生活。 1 走路达人 他每天走两万多步:走路是伴随一生的习惯 时下,运动已经越来越多的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不少人会开通微信运动,或者下载各种计算步数的APP,以激励自己保持运动状态。梁华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他坚持走路上下班,几乎每天都要运动超过两万步,爱走路的习惯已经坚持了8年。“刚开始是想到体型和健康,毕竟啤酒肚很不好看,后来觉得走路是一种很好的自我思考和放松的时间,说一句矫情的话,当你觉得很累或者压力很大的时候,看看这路上的风景,就觉得云淡风轻了。” 梁华说,现在他每天花在走路上的时间在1.5-2小时之间,而他也经常占领朋友圈运动榜的前三名。走得最多的一天,他走了5万多步,“我记得很清楚,那天家人出了事,为了排解焦虑,我一天都在不停地走。还有一次是心情很好,不知不觉走了40多公里,十多个小时。”新的一年,梁华说,肯定还会将运动进行到底,“走路肯定会是伴随我一生的一个习惯。” 付宇今年31岁,在一家公司做运营,一年多前,他通过运动成功瘦身55斤,成为朋友口中的励志男神。“当时每天去4-5次健身房,吃得也很克制,这样坚持了好几个月,瘦了55斤”。但是好景不长,高强度的运动和营养摄入的不足,让他身体抵抗力下降,随之引发的一系列病把他击垮。在医院躺了大半年后,他才回到工作岗位。新的一年,付宇已经继续开始了运动,他说,“运动本身并没有错,但是极端的运动方式与一味的节食才不靠谱。有了过去的经历,我还会继续运动,也会更加热爱生活。” 2 小知识 每天走路几公里 患癌风险降低 科技的进步让生活越来越方便,人也同时在变懒。每天开车上下班,有电梯就不爬楼梯,有座位便不愿起身……然而,来自英国的最新研究显示,每天只要步行1英里(约1.6公里),患癌死亡风险就能降50%。 降低患肠癌风险。哈佛大学针对7万人的长期研究发现,每天走路1小时,患大肠癌的风险可降低一半。防患胰腺癌。美国《读者文摘》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每天饭后散步30分钟,可使患胰腺癌风险降低一半。抵抗前列腺癌。美国加州大学对1455名前列腺癌患者长期随访发现,每周只需快走3小时,癌症恶化程度比不运动的人降低57%。 3 提醒 坚持适度原则 警惕运动伤害 走路固然是有益身心的活动,但过度运动反而不利健康。此前,不少媒体曝出运动爱好者因过度运动而患上骨膜炎的例子。对此,健身专家建议,市民在走路时,可以变换花样,搭配倒退走、踢腿、摆臂等动作,或者按摩肚子上的经络,“尤其是对于心脏不好的中老年人,走路时应该快慢结合,做到有张有弛。” 不同的走路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不同的。比如快走的速度最好保持匀速,呼吸平缓,不要用力呼吸,不宜在快走的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适当的快走可以增强肺功能、促进人体对钙剂的吸收率,可预防骨骼类疾病。 没有时间外出运动,在家也是可以进行的,不妨尝试原地踏步。原地踏步时要有较强的节奏感,动作幅度不可过大,呼吸需平缓,此走路方式可以在改善膝关节功能的同时,增加腿部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