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四川要闻 财经消费 教育纵览 视觉中国 三农观察 网络热搜 法治联播 汽车之家 家居房产 文旅体娱 医疗健康 食品餐饮 慈善公益 科技数码
天府观察网LOGO 新闻中心 科技数码 查看内容

AI声音滥用现象愈发突出 你的声音被谁“偷”走了?


来源:四川日报 |2025-2-17 08:48| 浏览量: 117748



  ●AI如何生成他人声音?

  主要是依靠深度学习算法,即短时间内从采集的声音样本中提取关键特征,包括频率、音色、声调、语速、情感等,将这些特征记录为数学模型,再通过算法合成

  ●AI生成他人声音,是否违法违规?

  个人声音中包含的声纹信息具备可识别性,能以电子方式记录,能关联到唯一自然人,是生物识别信息,属于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的敏感个人信息之一

  亲耳听到的就是真的吗?未必。网络平台上,AI声音随处可见。

  从“张文宏医生”推销蛋白棒视频“走红”网络,后被本人“打假”,到多位配音演员称声音被AI“偷走”,公开维权……“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语音大模型应用的发展,AI合成声音App大量出现,最快只需十几秒便可“克隆”出来。与此同时,AI声音滥用现象愈发突出,不时引发争议。

  声音是如何被“偷”走的?

  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以“AI克隆声音”为关键词检索发现,明星翻唱、新闻播报、吐槽点评等大量视频涉及AI声音,有些甚至出现不雅词汇,不少视频点赞和评论量过千。

  而AI声音滥用事件也不时发生,引发关注和讨论。

  AI如何生成以假乱真的声音?受访专家介绍,AI能够“克隆”声音,主要是依靠深度学习算法,即短时间内从采集的声音样本中提取关键特征,包括频率、音色、声调、语速、情感等,将这些特征记录为数学模型,再通过算法合成。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实验室工程师牛少东说,随着算法越来越先进,在高性能设备和高精度模型的加持下,AI生成的语音内容从两年前的“一眼假”升级到如今的“真假难辨”。

  AI声音在最近一两年时间内变得格外“流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说,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让AI模拟声音的门槛大幅降低。通过一些开源软件和平台,没有专业知识的普通用户也能操作。

  大量App能够进行AI合成声音,最快只需十几秒。记者在应用商店搜索发现,相关App有数十款,下载量最高超千万次。

  记者联系了一款App的客服人员,对方表示,花198元就能解锁付费会员,对着镜头说几遍“12345”,AI就会根据声音生成各类内容的出镜口播视频。记者操作后发现,通过这款软件生成的名人声音,基本可以以假乱真,且录入名人声音不需要提供任何授权证明。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AI模拟人声在互联网“流行”,有追逐流量和变现的目的。通过“克隆”名人声音制作的恶搞、猎奇类视频,在相关平台播放和点赞量均不低,有的甚至还被推上热搜。发布者也相应获得流量曝光、粉丝增长、广告收入等播放收益。

  多措并举强化治理

  用AI生成他人声音,是否违法违规?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个人声音中包含的声纹信息具备可识别性,能以电子方式记录,能关联到唯一自然人,是生物识别信息,属于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的敏感个人信息之一。

  2024年4月,北京互联网法院宣判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明确认定在具备可识别性的前提下,自然人声音权益的保护范围可及于AI生成声音。该法院法官认为,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录音制品中的声音构成侵权。

  近年来,有关主管部门出台《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一定程度上给AI技术使用划定了红线。

  2024年12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管理提示(AI魔改)》,要求严格落实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审核要求,对在平台上使用、传播的各类相关技术产品严格准入和监看,对AI生成内容做出显著提示。

  多位专家表示,各类社交网络、短视频平台要强化主动监管意识,及时发现、处理可能涉及侵权的AI生成作品;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大对利用AI技术进行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更加完善的常态化治理机制。(据新华社)
【编辑:张羽 校对:李强 责编:唐杰 审核:王欣悦】
《AI声音滥用现象愈发突出 你的声音被谁“偷”走了?》如注明 “来源:XXX(非天府观察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联系本网处理。

上一篇:四川出台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操作指引 有效期两年
下一篇:春节期间 部分电影院收取高额服务费引发网友质疑

国内热点
    “反向代购”折射中国市场活力(每月消费观察)
      欧阳洁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30日第19版)  最近,海内外社交媒体被一条新闻刷屏——不少美国人纷纷来中国采购商品,理由很简单:“便宜!”  支付宝数据显示,2025年4月前半月,来华游客用支付宝消

    进口榴莲“当日达”,我们能品出什么?(观象台)
      韩鑫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30日第18版)  同舟共济、合作共赢。马来西亚新鲜榴莲最快不到18小时便能摆上国人餐桌,见证着开放合作的强大生命力  观察中国进口水果市场,质地细腻、香气四溢的马来西亚

    利用技术手段和大数据分析方法 安徽整治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30日第14版)  本报合肥4月29日电(记者田先进)近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度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和维修机构造假专项整治行动阶段性成果。据介绍,专项行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取消婚姻登记管辖地限制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取消婚姻登记管辖地限制  婚姻登记将实现“全国通办”(法治聚焦)  本报记者易舒冉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30日第11版)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新修订的《条

    国务院安委会对辽宁辽阳一饭店重大火灾事故查处挂牌督办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30日第04版)  本报北京4月29日电(记者刘温馨)29日,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一饭店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22人死亡、3人受伤。根据《重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国务院安委会决定对该

    李铁案二审宣判!维持原判刑期20年
      2025年4月30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原主教练李铁受贿、行贿、单位行贿、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案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相关内容  国足原主教练

    不是低血糖!女演员溺水真实原因公布,官方致歉
      近日,太原海洋大世界“美人鱼”溺水事件引发关注。  4月28日,太原海洋大世界在官方账号发布《关于向美人鱼冯女士及其家属的公开道歉信》。详情如下↓  尊敬的冯女士及其家属、尊敬的广大网友:  大家好

    稳就业稳经济,五方面若干举措将出台(权威发布)
      本报记者刘志强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29日第04版)  4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邀请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若干举措”)。  支持就业、

    重庆将建设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29日第17版)  近日,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建设发布会在重庆举行。重庆提出,3年内建成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预计到2027年,智联电动车年产量超过1500万辆。  打造智联电动车

    普京宣布5月8日至10日实施停火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29日第17版)  新华社莫斯科4月28日电(记者黄河)俄罗斯总统网站28日发布声明说,俄总统普京决定,在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期间,即5月8日零时至5月11日零时实施停火。在此期间,一

 
 图片新闻
 
 编辑推荐
 

关闭

本网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于我们 | 郑重声明 | 服务范围 | 免责信息 | 网站自律管理承诺
本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天府观察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天府观察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2024105439号-1 ©2017 - 2025 天府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