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微风裹挟着春日的暖意,在这充满希望的时节,4月12日下午,沙子堰社区观察团的15位团员带着满腔热忱,踏上了敬老爱老的温情之旅。他们用实际行动传递关怀,在与老人们的互动中,奏响了一曲跨越年龄的爱与奉献的动人乐章。

观察团成员首先来到东向1号一栋一单元,看望77岁的代美英奶奶。代奶奶与老伴相依相伴,子女和亲友因种种原因,平日里归家探望的次数较少,家中常常显得静谧而冷清。当观察团成员们带着精心挑选的牛奶、新鲜的水果和美味的糕点走进家门时,代奶奶眼中满是惊喜与感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礼物摆放好,围坐在奶奶身边,迫不及待地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卡。

这些贺卡上,或是用稚嫩的笔触描绘出灿烂的花朵,或是写下温暖真挚的祝福话语,每一笔每一划都饱含着孩子们对奶奶深深的敬爱。紧接着,孩子们为代奶奶表演了精心准备的歌曲,清澈甜美的歌声在房间里回荡。代奶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角闪烁着感动的泪花,她紧紧拉着孩子们的手,激动地说:“好久没这么热闹过了,孩子们的到来就像小太阳,把屋里都照得暖洋洋的。看到你们,就好像看到自己的孙辈,心里别提多开心了!”在温馨欢乐的氛围中,老人与孩子们共度了一段难忘而美好的时光。这不仅驱散了老人心中长久以来的孤独,也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关爱老人、传递温暖的种子,让他们深刻体会到给予他人关怀所带来的快乐与满足。

随后,观察团的脚步来到玉林北路2号2栋一单元,拜访82岁高龄的周国芬奶奶。周奶奶精神矍铄,热情地将大家带到小区的党员活动室。一踏入活动室,团员们便被墙上挂满的荣誉证书和活动照片所吸引,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这里,团员们看到了令人肃然起敬的一幕:虽已耄耋之年,周奶奶依然坚守在社区老年志愿服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周奶奶微笑着向孩子们分享自己参与志愿服务的点点滴滴,讲述着那些在服务过程中发生的温暖故事。从帮助邻里解决生活难题,到组织社区文化活动,每一件事都饱含着她对社区、对居民的深厚情感。

更令人震撼的是,周奶奶向孩子们透露了自己年轻时的非凡经历。原来,她曾是参与核武器研发的科研工作者之一,在那段艰苦而光辉的岁月里,她和同事们怀揣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在科研岗位上默默耕耘、攻坚克难,为我国的国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即便退休多年,她依然没有停下奉献的脚步,选择在社区这片热土上继续发光发热。她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国家培养了我,我这一辈子都要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年龄多大,只要还能行动,就要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人。看到社区里的居民们因为我们的服务而感到幸福,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孩子们围在周奶奶身旁,听得全神贯注,眼神中满是崇敬与钦佩。他们被周奶奶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也被那段波澜壮阔的科研岁月所震撼。一位孩子感慨道:“周奶奶这么大年纪还在努力奉献,而且年轻时还为国家的核武器研发做出了那么大的贡献,太了不起了!我以后也要像奶奶一样,好好学习本领,多帮助别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要把奶奶的故事讲给身边的同学听,让大家都向奶奶学习!”另一位孩子也激动地说:“原来奉献不分年龄,只要有一颗愿意付出的心,就能为他人带来温暖和力量。我现在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爱身边的人。”

周奶奶看着孩子们稚嫩而坚定的脸庞,欣慰地表示:“看到你们认真倾听的模样,就知道爱心的火炬会一直传递下去,我所做的一切都值得。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次志愿服务活动,是一场跨越年龄的情感交融,更是一次精神力量的传递与升华。对代美英奶奶而言,孩子们的陪伴是难得的温暖慰藉,让她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对周国芬奶奶来说,向年轻一代讲述奉献故事,是传承精神的使命担当,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而对于沙子堰社区观察团的孩子们,这既是一次敬老爱老的实践,更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人生教育课。他们从代奶奶身上体会到关爱他人的意义,从周奶奶身上汲取到奉献精神的力量,在心中种下了服务社会、践行使命的种子。 未来,这份爱心与责任将激励着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让温暖与善意在社区中不断流淌。沙子堰社区观察团也将继续践行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文明风尚在社区蔚然成风,共同谱写社会文明和谐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