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舜礼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综合协调司前副司长,中国旅游报社前总编辑、社长 1月18日下午,以“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为主题的首届四川旅游新媒体国际营销大会在攀枝花市召开。来自海内外的200多位旅游、媒体行业专家学者齐聚“阳光花城”,共同探讨探索旅游业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新趋势,共商新时代旅游营销创新转型之路。 高舜礼是这200多为嘉宾中的一员,当天他还在大会上作了以《旅游宣传营销应稳扎稳打》为题的主旨演讲。 
王东/摄影 作为参加首届四川旅游新媒体营销大会的嘉宾来到攀枝花,高舜礼用笔记录下了此行的所见所闻和对阳光花城的印象,同时还对攀枝花发展“康养产业”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全文如下 原标题:《高舜礼:攀枝花,如何攀上“康养"之花的高枝?》 文稿来源:中国网旅游 1月17日,我经成都转机飞往攀枝花,发现这两个机场都做了“阳光花城,康养胜地”的广告,宣传的是攀枝花市的旅游产业形象。 
李萍/摄影 一到攀枝花市,便更频繁地看到“康养”这个词汇,加之又参加了一场以此为主题的营销大会,让我对当地康养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 
王东/摄影 攀枝花市位于我国西南滇川交界,地处高山峡谷之中,海拔约1200米,全年日照时间长,有阳光城之称,有丰富的矾钛磁铁矿储量,著名的攀枝花钢厂就座落城中,跋山涉水的成昆铁路从此穿过。因四季温暖、蔬果飘香、鲜花不断,故有“阳光花城”之美誉,当地政府提出要建设旅游“康养胜地”。 
孔毅/摄影 我考察了城市与小镇,冬季体育训练基地,旅游康养地产项目,山地18洞高尔夫球场,温泉酒店设施等。视线所及,群山起伏,层峦叠嶂,茂林修竹,木棉怒放。直观而言,具备发展康养旅游的外部条件,但要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康养旅游目的地,还需要下一番专业提升的功夫。 加快把康养列为一大重点产业 建设康养胜地,关键在于培育康养产业,没有产业的支撑,康养经济是难以做大做强的。当地政府在研究优化产业结构时,应把康养列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明确发展康养旅游的产业定位,从培养一个大产业的角度去决策、去扶持、去保障,给予政策倾斜、资金配套、机制引领。从产业的角度去培育康养,就是不单倡导一种旅游业态,而是把培育壮大产业作为发展目标,纳入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考核体系。 加快跨越天然康养的自发阶段 自然条件优越是发展休闲度假的重要优势,如清澈洁净的溪水,四季如春的气候,青翠欲滴的植被,天然充沛的温泉,都会自发吸引人们前往度假休闲,如广西巴马、云南腾冲、四川西昌、海南三亚、贵州黔东南等。作为一个休闲度假康养产业,吸引异地生活的旅居客是一个方面,他们主要依托当地既有的自然条件和公共设施,如气候、公园、海滩、田野、街区等,过着一种在生活方式和内容上与当地居民无异的旅居生活。这是一种自然或天然的康养度假,就如同陶渊明那种采菊东篱的乡下生活,这是康养发展的初级阶段。若将康养培育为一大产业,就必须进行专业地研究与提升,而非任其自然发展。就如北戴河、青岛海滨初级阶段的休闲度假,被概括为看日出、洗海澡、吃蛤喇“三件事”,显然单靠这样的消费群体,很难培育起一个休闲度假产业。同理,攀枝花康养产业的培育,也应及时跨越自然发展的初级阶段。 加快集聚康养相关企业和业态 这事关康养产业的快速崛起和发展。旅游地产、泛康养项目的随时落地是正常的,既有项目的充分利用也有其必要性,如高尔夫、训练基地、度假地产、温泉酒店,但必须从总体规划去考虑、去把握,不能象下雪下雨一样自然飘洒,不能嫌小爱大,不能没有把控。应根据总体发展规划和预期市场规模,吸纳和集聚专业旅游休闲度假康养的相关业态,专业配置相关产业要素,形成有明确发展路径指引的康养产业布局。否则,一旦项目集聚发展到无序与无度,便可能出现业态难以按需配置,该有的没有,不需要的却过剩或重复,最终影响康养目的地建设进度与总体水平。 加快康养医疗元素的专业注入 任何一个名符其实的康养胜地,自然条件的优越是一个方面,但也不能停留在这一优势的自给自足上,否则便无异于当地的原有居民,必须引进一些利于康养开展的医疗设施、设备、医生、技师,形成推动康养的专业技术实力,才能结合天然的优越环境和特色物产,有特色、有效果地治疗慢性病、养好慢性病。例如,引进国际最先进康养理念与技术裝备、当地特色的土医土药土保健法等,使当地成为治疗某类漫性病的知名之地、专长之所。此外,还可对旅居者传授普及太极拳、指导校正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引导旅居者通过医疗、食疗、保健、康养,达到明显健康养生长寿的目的。要通过一些年的不懈努力,逐步建成一个富集医疗、医护、保健资源,具有诊疗诸多慢性病特长的康养旅游目的地。 加快确定康养市场的针对群体 从近些年一些养生、长寿目的地建设的教训看,要建设一流的康养胜地,必须处理好旅游地产与康养核心项目、康养配套项目的关系。若没有一定提前量的把控,任由打着康养名号的地产发展,可能就会重蹈某些地区候鸟式旅居市场的覆辙,本想吸引中高端客源群体,却迎来了大量低花销的避寒猫冬者,除了房租之外,日常花费与城市平民差不多,还大量占用了公共休闲康养资源,甚至是一些低端就业岗位,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长远的不利影响。这种状况一旦出现,再去扭转就很难,市场化配置的康养设施也难以充分利用。为此,必须预先研究康养市场的定位,严格一般地产与康养业态的区别,从培育康养产业的角度去统筹和配置资源,变康养业态自发发展,逐渐向理性、可调控的方向发展。 加快破解影响康养目的地培育的因素 任何一个休闲度假目的地都很难十全十美,攀枝花也不例外,需要及时解答人们的关切或疑问。一是大交通制约的问题。从周边城市到攀枝花进出不便,航班不多,高铁不通,远程游客前往更是如此。需要回答外界关切,告知何时能够改变的较准信息;二是环境有无污染。攀钢年产钢500万吨,像不像当年首钢对北京市的空气污染那样,日常空气质量指数如何,今后有什么提升改善的计划没有;三是夏季到底有多热。有人说攀枝花夏季很晒很热,人们室外活动很受影响,也有人说夏季气温不太高,只要不曝晒在太阳底下,体感还是比较舒服的,对这些疑问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解释。 攀枝花是中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地级市,不但名字美,依山绕水的山城也很美。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她以钢城的形象和贡献赢得了国人赞誉;愿她在新的时代,以“阳光花城,康养胜地”的崭新形象,能够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好地造福山城、造福民众!(高舜礼) 
王东/摄影 来源:攀枝花广播电视台 编辑:李可 曾经有一个超帅的二维码 放在我的面前 可惜我没有长按识别 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 我一定按着不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