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四川日报记者 王代强 原标题:这些新词,展现城市发展新脉动 
《四川日报》2018年2月2日 07版 原文如下↓ 开栏的话 2017年,我省各市州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围绕省委中心工作,结合当地实际,各有侧重抓重点,各出新招谋发展,新征程上精彩迭出、亮点频频。 陆续发布的各市州2017年经济“成绩单”,用一连串数据展示了“多点多极”发展的喜人新成效;不断涌现的“发展新词”,更折射出各城各地的发展态势和奋进激情。 梳理这一年的“重点”“新招”,回顾这一年的“精彩”“亮点”,本报“21市州发展新词典”系列报道继续推出,真实记录21个市州的“发展脉动”。 市州新词 攀枝花 【新词扫描】 “四花”工程 2017年9月,攀枝花市启动“花街、花道、花园、花海”“四花”工程,通过在各个区域、道路等成片、成线栽种开花植物,打造“生态自然、四季有花、集群成景、特色鲜明”的中国阳光花城,让攀枝花绿化从“绿起来”阶段向景观特色化阶段转变。 
让“阳光花城”无处不飞花 【一线行走】 1月11日下午,记者乘车从位于攀枝花市东区的攀枝花学院出发,向仁和区方向行进。 在学府花园小区至陈家垭口隧道路段,记者看到道路两侧是栽种不久的蓝花楹树苗。树下,刚修剪过的绿化带十分整齐。南出隧道口,路段右侧人行道上,十几名工人正在施工,有的搅拌泥沙、有的栽种树木、有的修剪植物…… 不止这里。炳三区新源路两旁三角梅竞相开放;密地大桥至倮果大桥沿线的火焰木长出嫩芽……多个“四花”工程施工现场的特色景观已经初步显现。 攀枝花市园林绿化处工会主席魏正军说,攀枝花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2017年,攀枝花市启动“花街、花道、花园、花海”“四花”工程,各区(县)也制定了相关“四花”工程实施方案。 “过去是有什么种什么。现在不仅讲究数量,更讲究质量、景观、功能、特色等。”魏正军介绍,现在攀枝花城市绿化有两个特点:一是植物多样,乔木、灌木和花卉达80多种;二是景观丰富,四季不同。 攀枝花还明确,在现有绿化成果的基础上,选取部分重点道路、绿地、公园植物梳理调配,以达到“一街一景”“一路一色”的特色景观效果。 站在机场路恒大城路段,魏正军介绍,“蓝花楹开的花是蓝紫色的,所以下面的植被也搭配了紫色的三角梅,未来这里的植被将为市民带来紫色梦幻般的感觉。” 此外,“四花”工程还采取分类移植的办法,即把全市的行道树分类汇总,再集中移植。空缺部分进行必要的补植,多余部分移植到新建的绿地上,实现苗木的综合利用。 据悉,“四花”工程预计于今年年底全面完工。看着“四花”工程带来的变化,市民李佩娆不禁点赞:“现在路边不光是绿色了。期待未来的变化。” 
【延伸对话】 攀枝花市园林绿化处工会主席魏正军: 攀枝花正向着“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的城市定位加速迈进。 随着“四花”工程的持续深入实施,攀枝花各主干道都将有专属的特色树种或花卉,每条道路也将成为独一无二的风景线。行走在攀枝花的街上,市民们也将有一种在公园散步的美妙体验。同时,“四花”工程还将助推攀枝花加快建成全国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未来,攀枝花这座城市的名字将更加响亮。攀枝花将成为“无处不飞花”的“阳光花城”,并呈现出繁花似锦、城在林中、楼在绿中、家在“花园”中、人在幸福中的美好图景。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