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区划及地名的变更,要经过国务院及民政部的同意,1994年益阳市建资阳区时,难道民政部门不知道四川已经有一个资阳了吗?虽然两个地方不是一个省,也不是一个行政级别,但完全可以避免的事,为什么非要重名呢?让人匪夷所思。 
一、两千年建制史的四川省地级市资阳 资阳市,四川省辖地级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资阳公元前135年西汉时期置县,后设州、郡,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总面积约5757平方公里,总人口 358万。有“中国西部车城”、“中国节能之都”的称号 西汉建元六年(前135年)置资中县,治今资阳市,属犍为郡。南朝梁废。北周武成二年(560年)于故地置资阳县及资中郡,并徙资州来治,以县城在资水(今沱江)之北故名。《旧唐书·地理志》:资阳县“在资水之阳也”。隋开皇初废资中郡,七年(587年)移资州于盘石县(今资中县)。大业初改为资阳郡,资阳县属资阳郡。唐属资州。宋因之。元废。明洪武六年(1373年)复置资阳县,十年省入简州。成化元年(1465年)复置。清初属成都府,雍正五年(1727年)改属资州直隶州。1913年属下川南道,1914年属永宁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南行署区内江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内江专区。1985年属省辖内江市。1993年撤县,设立资阳市(县级)。1998年由内江市划出,设立资阳地区,资阳市属资阳地区。2000年资阳地区和县级资阳市撤销,改设地级资阳市;原县级资阳市改置雁江区;原资阳地区所属简阳市和安岳、乐至二县划入。 
二、二十余年历史的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 资阳区隶属于湖南省益阳市,位于益阳市中心城区以北,总面积571平方公里,人口42.3万。资阳区是湘中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区。 
1994年4月,撤销益阳地区,设立益阳市(地级市);撤销县级益阳市,设立资阳区,属地级益阳市,区人民政府驻原益阳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资阳区辖原益阳市的汽车路、大码头、城内、大水坪4个街道和新桥河、迎风桥2个镇及长春、香铺仑、李昌港、过鹿坪、杨林坳5个乡,原益阳县管辖的沙头镇、茈湖口镇、张家塞乡、刘家湖农场划归资阳区管辖,原益阳市管辖的桃花仑、会仑山2个街道和黄泥湖、金花湖2个乡划归赫山区管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