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民俗是一个地方的专属名片, 承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 杨四川的家乡川北巴中地区也不例外。 巴中农村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过年期间有请“火姑娘”神的民俗:人们以此预知一年的收成和人事的吉凶祸福等等! 祈求火姑娘”神带来幸福安康! 请“火姑娘”神是巴中人民千百年来创造、 共享、 传承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 
人们在请火姑娘的当天晚上(或提前时日),选用树条、谷草捆扎成一个稻草人的形状,然后给它穿上花衣服,头戴干净的花手帕,这就是(传说中的)火姑娘。 把她放在提篮里,固定好。一大群人围坐在烧得很旺的火堆旁,凝神期盼。 
一位年长的妇人摆好糖果刀头,烧纸磕头,敬请神灵,同时由两位衣着整洁、懂得礼数、诚实的女性抬着提篮,年长的女人虔诚地念着咒语:“杀大猪,宰大羊,不请爹,不请娘,专门请你火姑娘。火姑娘,要来你就早些来,莫要等到半夜五更来,半夜五更桥难过,鸡叫那会路难行......”反复地念着。 念完一遍就问一次:“火姑娘来了没?来了你就点下头。”火姑娘请来了,她就会点下头,人们就可以问想问的问题了。其间人们不能大声摆谈,以免惊扰火姑娘。 人们问的问题,火姑娘只能点头。比如问火姑娘某人的寿命,一岁点一个头,火姑娘点多少个头就表明这个人的寿数是多少。问火姑娘:火姑娘帮我查一下,某某能不能考上大学?如果能就点一下头。问:某某若能考上大学,考上几本?考上一本点一个头,二本两个头,三本三个头。火姑娘就会根据情况点头。据说火姑娘很灵验,所答之间准确不爽。 杨四川记得小的时候每年春节,附近一些邻居家每年都会请“火姑娘”神,记得当时请“火姑娘”神的时候,白天就早早准备好稻草扎成草人,用有女孩头像的手帕蒙在草人的脸上在穿上小女孩的花衣裳,一到晚上附近的邻居都回来围观看热闹。小时候我还在邻居姑婆家里抬过装“火姑娘”的竹篮子,我现在都记得竹篮子在我手中不停点头抬头的感觉 。貌似抬“火姑娘”神的必须是童男童女,我忘记了结过婚的女人是不可以抬,反正我记得当年都是我们小孩子抬“火姑娘”神,现在回忆起来确实奇特有趣! 
虽然这种习俗没有科学依据, 但却是川北巴中地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冀! 因此这一习俗任然流传至今! 编辑:杨四川 “川人视窗”传播正能量
来源网址:https://kuaibao.qq.com/s/20180221F05U5V00?refer=kb_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