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面子光”+“里子亮”资阳城市建设有颜值更有温度 四川新闻网资阳讯(记者杨颜铭)城市建设的轨迹,记录着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 纵览近年来资阳城市发展的历史性巨变,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标准绿化,不断掀起城市建设的新热潮,城市的承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城市面貌华丽蝶变,楼高了、路畅了、天蓝了、地绿了、水清了、气爽了,一幅记载着非凡“城迹”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全民健身中心建设中 完善 道路改造开启“加速度” 如果要问资阳近年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答案一定是这座城市面貌、环境和品质的华丽转身。这些年,项目建设领舞城市发展,一个个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其发展速度之快,变化之大,让置身于街头巷尾的市民倍感自豪。 “现在看起安逸多了,宽敞也整洁,逛街散步也舒服。”随访街头百姓,都会听到一种声音:“这两年,资阳城市面貌变化翻天覆地!” 城市建设首看道路。两年来,资阳城市建设充分考虑地上地下,城市风貌不断改观,主城区110条骨干道路全面启动地下管网、车行道、人行道、绿化、亮化、标识标牌、建筑立面“七位一体”改造,大力实施干道提升工程,已有8条实现“里子面子”换新装。 走在改造后的皇龙片区,路面宽敞整洁,行车顺畅有序。“以前改造的时候是有点不方便,但现在整好了,更巴适,舒心。”经常到皇龙片区吃饭的何女士告诉记者,终于可以在干净畅通的道路上行驶,不仅通畅还更安全。 不仅是皇龙片区道路,今年1月24日上午通车的沱一桥连接线改造工程,更是让不少市民点赞。此路段是进出城的重要节点,车流量、人流量大,每逢上下班高峰期便会出现交通拥堵现象,让不少市民苦不堪言。如今,整个道路成功扩建为6车道,宽敞整洁,新画的路面标识线清晰可见,车辆来来往往,交通秩序井然。 四通八达的城市路网建设,让资阳的“血脉”越来越畅通。两年来,中心城区“一城四区、四区同建”统筹推进,共实施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129个,总投资达167亿元,建成区面积拓展到49.2平方公里。 2017年,成渝客专资阳北站站前广场等项目竣工投用,皇龙片区道路等“七位一体”改造基本完成,沱西滨江景观带等工程即将竣工,娇子大道西延线等项目加快推进,城东14公里滨江路堤景观带全线贯通,临空经济区首批11个项目全面展开。 
凤岭公园人工湖效果图 疏通 背街小巷整治“显温度” 道路改造让资阳更有“面子”,背街小巷整治让城市更有“里子”。 背街小巷,即城市主干道后面的小街巷,虽“背”而“小”,却是社区居民生活的大舞台、大空间,关系到广大市民的生活舒适度和幸福感,是社区环境“微治理”的“主战场”。 为补齐城市建设短板,2016年,资阳打响了市城区背街小巷整治攻坚战,拟用3年左右的时间,全方位、全覆盖整治市城区背街小巷,达到“路畅、管通、灯亮、设施完善”的整治效果。 截止目前,第一批近80个整治点位已经建成投用,涉及110余条街巷,整治道路总面积近30万平方米,整治排水管道23000余米,安装路灯200余盏,增加绿化面积近2000平方米,改造旱厕3座,惠及20余万市民。另外,第二批159个整治点位即将开工建设,第三批130个点位的整治方案正在审批当中。 在中桥巷、陈家巷、东沿线、滨河西路二段北一巷等小巷子,以往建筑立面破旧、绿化面积不足、商铺越门经营、流动摊贩较多等问题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焕然一新、生机勃勃、环境优美,社区居民生活更便捷舒适了。 用脚丈量民情,用情温暖民心,在城市建设的理念上,民生永远是第一视角,建设一个有温度的城市,可以推动城市更和谐有序发展,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 不仅是背街小巷,近两年,资阳始终关注群众安居这一重大民生工程,强力推进以城镇危旧房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据统计,资阳中心城区2015年—2017年共实施城镇危旧房棚户区改造项目23个、9536户。公租房实物配租2017年实现“应保尽保”,保障性住房累计惠及6000余户住房困难家庭。 这两年,一大批多年来影响居民生产生活的民生问题得以妥善解决,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在资阳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今年将强力推进城北片区改造、城南大道和外环路提升,改造棚户区项目13个、3510户。 
九曲河广场夜景 美化 城市品质跃居新高度 “生态、宜居”是城市建设中的点睛之笔,城区在扩大、品质在提升,美丽繁荣怡然资阳呈现出大气质。 临近春节,记者在微信朋友圈的刷屏中领略了不少资阳市民满满的自豪:“与其出去堵车又堵心,还不如留在我美景如画的大资阳,心情惬意又舒爽”。这种自信还是得益于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华丽蜕变。 沿着九曲河两侧的城市道路,公园绿林郁郁葱葱、沁人心脾;踏着字库山公园游步道,登高望远,高楼林立,城市繁华尽收眼底;城东新区滨江路堤景观带,层层叠叠的各式美景渲染开来,美不胜收,自有一股悠闲雅致之情…… 不出城市,便是景区,资阳有这样的底气和实力。 两年来,以生态塑造城市品牌,以文化铸就城市灵魂,城市品味品质不断提升。“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园林绿化项目深入推进,凤岭公园改造等5个项目即将完工,20余处重要街道节点景观完成打造,22处主干道裸露山体完成治理,主城区70座保留山体完成植被恢复、14座完成上山步道建设,天台山公园、外环路康乐公园以及雁城湖、雁栖湖、雁南湖、二娥湖等启动规划建设,全市城市绿化率达到37.03%,并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无论是老城区还是新区的市民们,想要休憩锻炼都有了好去处。譬如城东新区滨江路堤景观带,它是打造“绿色资阳”的重要组成部分,集防洪御潮、生态景观、城市交通、休闲观光为一体,自南向北分为南段(碧彩路)、中段(碧霞路、碧满路)、北段(碧天路),取意“彩霞满天”。这一重大民生工程仿佛一颗明珠,点缀在城市间,让市民在忙碌之余乐享惬意生活。 城市的变化,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这些大工程、大项目的陆续建成,更增添了资阳城市功能的内涵,真正把中心城市做精做美、做成了景点。这两年,这座城市面貌彰显着惊人的“资阳速度”,传递着民生至上的温度,更体现着品质优先的态度。 2018年,我们期待着这座宜居宜业、独具风情、富有“蜀人原乡”特色的城市展露新姿容。
来源网址:http://www.yidianzixun.com/home?page=article&id=0IQsICW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