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赴成都参加好友婚礼,而后略有几日闲暇,遂决定将早就向往已久的蜀汉寻踪之旅提上行程。 一则因为,这些年因各种事宜往来四川多次,但所到之处唯有成都市内,巴蜀大地的广袤,对我来说仍是“纸上得来终觉浅”。 二则因为,我读三国,写三国,三国之蜀汉立国于川中,而由于山水阻隔,三国遗迹在川中保留的更为完整多元,如不亲自探访,实乃遗憾之事。 行程自成都出发,先北行至德阳、广元,再南下阆中、南充,继而西返成都,恰好形成一个三角形路线,由于四川铁路网发达,此行全程基本依靠高铁,节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DAY1:德阳 首先必须要说,在四川寻访三国遗迹,成都武侯祠当是第一站,尤其是赶上春节期间,武侯祠的庙会更是热闹非凡。武侯祠月旦君此前已探访过,并对武侯祠内的41尊三国人物塑像做详尽分析。点击此处可回看→配享太庙:武侯祠功臣塑像背后的蜀汉政治搏杀 
自成都向北,即是德阳市界。德阳之行有赖于大学同学徐居陪同安排及其表弟驾车接送,得以十分顺遂,在此特别致谢。 德阳之名始于唐,并不见于三国。但说到雒城,三国迷们想必都十分了然。雒城为成都之北大门,雒城失陷往往预兆着成都不可保全。汉建安十九年(215)刘备克雒城后,刘璋举成都而降,遂有蜀汉鼎足之势。48年后的魏景元四年(263),邓艾兵临雒城,刘禅举成都而降,蜀汉遂为历史尘埃所掩埋。当年之雒城,即今日隶属德阳的广汉市。 驱车向广汉方向,还未出成都界,至一镇名曰弥牟,见一招牌自称为“三国故里”。以月旦君浅陋之才学,实在记不得三国记载中有此一镇,在地图上一查阅,才发现此镇有号称当年诸葛亮所布之八阵图,且就在主干道之侧,并不绕路,遂停车探访一下。 

这就是“三国八阵图遗址”,夹杂在一片民居和茶棚之中,立有一碑,碑背面刻有清人李调元的《八阵歌》。 所谓八阵图,实际上是后人传说中诸葛亮排兵布阵的一种神秘阵法。虽于史无证,但在民间流传甚广,至少在唐朝就已影响颇大,因为大诗人杜甫就有一首赞颂诸葛亮的五言诗,就叫《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在《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中,诸葛亮就在蜀吴交界的鱼腹浦布下八阵图,“反复八门,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追击刘备的东吴大都督陆逊就误入八阵图被困,幸得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彦相救才得以脱身。 所以,八阵图到底是什么?是士兵组成的阵法?还是用乱石垒成的迷宫?看来是众说纷纭了。弥牟镇的这个八阵图,以上二者皆不是,而是长着树木的几个土堆,其貌不扬,更看不出神秘在何处。据介绍牌上说,这是诸葛亮训练士兵而设的兵站垒阵图式,原有130垒,今仅存6垒。 这个所谓的景区无人看守,也并没有什么维护,仅有的石制护栏,还是当地一家做铝合金门窗的企业捐资修建的。 
行至广汉,则必要先去海内闻名的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是个奇迹,其历史年代约与中原王朝的夏商同期,但出土的青铜器与中原迥然相异。 比如眼睛向前凸出的巨型面具 
脑袋后面编着麻花辫子的人头 
象征着巫师权威的大立人 
还有这一株高达四米的青铜神树,太漂亮了,感觉可以盯着看一整天 
我们读《三国志》的《蜀书》,常能体会到蜀地浸淫极深的风水神巫之术,比如卷四十二里就列举了周群、张裕、杜琼、谯周等风水大师,可以占卜吉凶,预知未来,非常灵验。如果你对此有所疑问,那么对照三星堆里那些神鬼难测、不可名状的青铜器,你就能感受到巴蜀之地这种独特的神秘文化的渊源了。 三星堆出来已过中午,路边找了一小店果腹,却也是物美价廉,十分美味。 
我们的下一站,也是在德阳寻访三国遗迹的重头戏,就是德阳市罗江区的庞统祠墓。 罗江是去年年底才由县转为区的,此地即是三国时期的绵竹关,诸葛瞻父子曾在此血战邓艾。车行罗江区,能够明显感到三国文化的影响之深,街道两侧的民居墙壁和店铺拉门上,都时常能见到三国人物和三国故事的绘画。 


绵竹关几易其名,几遭毁立,即成今日之白马关,这里也是庞统祠墓的入口。 
正对面有一“挂镜台”,为清代罗江县知县所建。 
说起三国故事中英年早逝的才子,魏之郭嘉,蜀之庞统,吴之周瑜,恐怕是人们最先能想到的。《三国志》中,称庞统为“南州士之冠冕”,《三国演义》中更邪乎,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后来“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竟然都被刘备得了去,这不是主角光环是什么!还让其他争天下的小伙伴们怎么玩耍了! 

史载,庞统出身襄阳豪门,初仕官为南郡太守周瑜手下功曹,周瑜死后曾扶灵赴江东,而后转投刘备,与诸葛亮俱拜军事中郎将。 建安十七年(212),刘备入蜀,留诸葛亮镇荆州,而带庞统为随军谋主。庞统为刘备取益州献计献策,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在进围雒城中身中流矢而死,年仅三十六岁,谥曰靖侯。 庞统之墓,据同行的友人徐居介绍,此墓旁早年有两位黑袍白须的老人常年在此值守,且可以敲着竹琴吟唱庞统生平故事,十分感人。可惜此次没有见到,不知二老尚健在否。 
庞统塑像 
庞统祠内有“龙凤二师殿”,自明代起将诸葛亮与庞统共同祭祀。刘备入蜀,凤落而龙出,让人无限嗟叹。实际上,诸葛亮与庞统还沾着亲——诸葛亮二姐嫁给了庞统的堂兄弟庞山民。所以你觉得这哥俩应该怎么互相称呼? 
祠内多有楹联、石刻来记录庞统功德和生平事迹。看到有一处文字,称庞统之死为“三国恨事”。 文中援引清代史学家李仙根的《三国史论》和清罗江县令李德翰《落凤坡》论,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即庞统之死是蜀汉由盛而衰的转折。因为按照刘备原本的计划,由他本人在庞统的辅佐下出秦川,关羽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出宛洛,两路并进可图中原,但由于庞统的意外身殁,诸葛亮被紧急调入蜀中,关羽的性格没有人来压制,才有了后来大意失荆州等一系列灾祸。 
偏厅还有“蜀汉五忠”的群雕,从左至右分别是李球、张遵、诸葛瞻、黄崇、诸葛尚,皆为蜀汉功勋子弟,在绵竹之战中战死疆场。 
由庞统祠墓出来步行片刻,即可看到路中有“古驿道”,此据传是当年巴蜀通往关中故道,砖石上还留下了车辙碾过的岁月留痕。 

沿这条路继续步行十来分钟,眼前这样一个院落让人瞬间从三国时代穿越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特殊的时期。 

开始我们以为,这是某个电影拍摄的布景,仔细一看才知,这竟然是真正的当年绵阳地区“五七干校”的旧址。 
看这个介绍,内心不禁酸楚,当年被集中在这里劳动改造的知识分子,在身心遭受巨大摧残折磨的时候,尚能够心存良知与善念,用标语掩盖庞统祠内石柱楹联,保存下来了珍贵的文物古迹。 再行几百米,有一处新建的景区,名曰“八卦谷”,我们去时估计已经下班,大门紧锁,就没有进去。 

不得不感慨罗江人对庞统确乎有着深厚的情谊,咫尺之遥,竟有两座庞统墓。在八卦谷大门旁边,是为庞统的“血坟”,据称,这里埋的没有尸首,也没有衣冠,而是庞统在“落凤坡”中箭身亡时洒下的血,而此地就是大名鼎鼎的落凤坡。 
传说当然不足为信,所谓“落凤坡”乃小说家戏说之产物,而依史书记载,庞统身死于雒城之下,在今广汉,血也洒不到罗江来。不过这份对故人的追思之情,还是让人十分触动。 返回德阳,夜色已浓,一顿小龙坎火锅,是对一整天的旅途辛劳最好的馈赠。 
未完待续 下一期 蜀汉寻踪之广元:剑阁峥嵘,葭萌谜案 曹魏尚书台 蜀汉丞相府 合肥 | 易京 | 海宁 三国月旦评 关于三国的一切,但不止于三国 由《北京晚报》文化记者成长独立运营 转载授权及合作请洽: cheng-zi-yu@163.com 
来源网址:http://www.yidianzixun.com/home?page=article&id=0IR1n0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