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光里,成都各地的油菜花田一片金色。3月20日,崇州白头镇甘泉村,66岁的叶志祥走在花海中,整理田间的游客栈道,期待这个周末迎来更多的游客。
2010年,担任村支书工作的叶志祥,在“农业共营制”的浪潮下,成立合作社流转全村1800余亩土地,带领合作社年入两百万元,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种田CEO”。
三年前,他又发现乡村旅游蕴含的巨大商机,找人在油菜花田中打造出“爱情迷宫”,让产量有限的油菜田价值翻倍。去年两个月,迷宫花田就带来八万元增收。
今年,他不仅将迷宫“精装”,还盯上油菜花文化打造和农村电商发展,“不创新、不跟上时代,农业是搞不好的。”对更多的农村工作者而言,花海迷宫的成功、叶志祥的种田故事,其实都折射出成都“农业+乡村旅游”所带来的机会、创新与活力。
“农业发展光靠种地,是不够的。”20日上午,叶志祥走在铺着木栈道的油菜花田里,“这里藏有4个迷宫,既能满足人拥抱田园的向往,又能勾起更多人猎奇的心理。”
从三年前开始,叶志祥瞅准了乡村旅游所带来的巨大商机。“崇州办了多年的油菜花节,吸引了很多人自发前来。”之后,他与广西小伙子蒋汉宏相识,并邀请蒋汉宏在10亩油菜花田里试验设计了爱情迷宫。
“2016年3月,迷宫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来耍。”由于第一年名气未出去,他们的投入到收入基本持平,“不亏本就代表有很大发展空间。”
第二年,迷宫范围扩大至40亩左右,他在花海中添置了帐篷,做起茶水棋牌生意,还把合作社的粮油拿到现场销售,两个月下来收入达到8万元之多,“今年的妇女节期间,每天收入也在3千多元呢。”
“这放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他说,这个集赏花、游玩、品茗为一体的乡村游,还更带动了附近更多村民的收入,“这里的人气旺了,周围吃喝住行的消费也顺理成章的拉动起来,还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来。”
封面新闻记者 杨力 实习生 王爱玲 摄影 刘陈平 编辑 忻晓松(实习)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来源网址:http://sc.people.com.cn/n2/2018/0321/c345167-313646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