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人民日报》,《香港商报》,《中国新闻》相继报道达州,究竟说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月13日,《人民日报》推介: 川东门户,将军故里 四川达州通川欢迎您  通川区幅员9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余万,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区和四川省丘陵地区先进区、乡村旅游示范区。 这座城市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元九”登高节成为四川十大地方名节,孕育了张爱萍、魏传统、李中权等共和国著名将军,有“将军故里”之美誉。  通川区拥有秀美的山川景色,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6%,犀牛山森林公园、千口岭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区坐落于此,莲花湖风景区、金石五彩梯田、青宁空中草原等生态景点星罗棋布,“山水通川”旅游品牌闻名遐迩。  打造特色精品、彰显品牌形象,通川区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理念,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该区确立了以“将军故里、山水通川”为旅游发展目标,把旅游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带动就业的核心产业,成功打造了凤凰山(巴人文化广场)、犀牛山、秦巴植物博览园等一批著名景区景点。其中,磐石月湖风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美丽通川潜能无限,开放通川商机无限,投资通川前景无限,通川等您来。 3月14日 《香港商报》介绍了 达州将这样推进改革  达州用“组合拳”推进改革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达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郭亨孝在四川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发言表示,“作为一名来自地方的全国人大代表,回去后将认真传达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在思想方法上做到四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区域发展;更加注重将达州发展置于成渝经济区和川东北区域发展中去定位;更将注重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防范重大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相结合;更将注重系统思维以"组合拳"方式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和发展工作。”  郭亨孝表示,在工作安排中将做到''五个更加突出”:一是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不追求没有质量和破坏生态环境的GDP。二是更加突出脱贫攻坚。今年确保四个贫困县摘帽、319个贫困村退出、15.07万人脱贫目标任务完成。三是更加突出环境治理。重拳治标,重手治本,全面启动垃圾发电新建、扩容和全市城乡污水处理等基础性项目建设。四是更加突出乡村振兴。对已建新农村综合体和新建异地扶贫搬迁,按照乡村振兴要求进行提升。五是更加突出城市结构功能的优化。围绕2020年建成"双130"城市目标,加大旧城棚户区改造力度、疏解老城公建和商贸,将达州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吸引力和带动性强的区域中心城市。  郭亨孝在会议上还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建议加强国家出台的《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和国家能源局批复达州创建"国家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系列政策措施落实落地;二是建议国家和省上在重大交通建设、重大产业布局、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合作等方面给予达州更多的支持和倾斜,巩固和发挥达州联动川渝陕和四川东出北上"桥头堡"的地位和作用。 3月15日, 达川区作为 脱贫攻坚创新实践亮“绝招”的典型 被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两会专刊” 专题报道  达川区脱贫攻坚激战犹酣 2017年,达川区委、区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最大民生工程和最大发展机遇来抓,以必胜的心态、奔跑的姿态、战斗的状态全面推进,各项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  2017年 达川区成功退出88个贫困村,脱贫3131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5%。 全年共计改善提升贫困村道路201公里,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114处,贫困户生活用电、广播电视、安全饮用水实现全覆盖,完成危房改造18736户,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764户8700人,创建“四好村”150个。 全区142个贫困村产业规模均超500亩以上,村级集体经济全面达标,庭院经济增收覆盖面达80%。   “互联网+”打造社会救助大平台 达川区以“互联网+”打造社会救助大平台,该做法被民政部评为“2017年度全国社会救助领域优秀创新实践案例”,并被《人民日报》、《中国社会报》宣传报道。  达川区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为突破口,将社会救助领域作为电子政务服务改革创新试点,整合各部门社会救助资源,以“互联网+”打造社会救助大平台,成功构建远程办理、系统交换、网络监督和微信互动的办理模式,真正打造起便捷、高效、精准、全面、阳光、廉洁的社会救助平台。 将民政、卫计、教科、住建等12个救助职能部门的低保、特困、医疗、助学、住房补贴等40项救助事项全部纳入区社会救助大平台统一办理。真正实现救助对象少跑路,平台系统“多跑路”的目标。 川东秀壤 醉美达川  近年来,达川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对全区旅游资源进行统筹谋划、精心设计,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合理规划布局新型农业产业带和乡村旅游带,不断打造具有达川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2017年,达川区旅游接待总人数突破290万人,同比增长15%;旅游总收入达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旅游业对全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旅游业,正逐渐成为达川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成为革命老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利器”。
来源网址:https://www.toutiao.com/a65346200472880419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