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义务做一件好事不难,能坚持把一件非常艰难的好事一直做下去,真不容易。王晓芳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基层干警学习,以激励干警服务热情。”3月中旬,自贡市富顺县公安局狮市派出所所长杨昌盛对该所辅警王晓芳给予了这样的评价。而在富顺县,王晓芳还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名字——“辅警妈妈”。 因为帮扶辖区内一名特困儿童,王晓芳付出了与常人不一样的关爱——将这名特困儿童接到家里,当“儿子”养。王晓芳助人为乐的典型事迹和热心服务的警察形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2015年、2016年,王晓芳被富顺县公安局评为优秀辅警,2017年初被富顺县公安局评为先进个人,2017年被评为富顺县第五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她用自己的爱心,讲述了一个个有温度的故事…… 
安徽姑娘为爱定居自贡 主动请缨帮扶特困儿童 2014年,安徽姑娘王晓芳为了爱情千里南下,与富顺县公安局警察曾义彬结为伉俪,成为狮市派出所的一名辅警,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服务口碑,受到全所干警及辖区群众的称赞。在一次下乡采集信息工作中,她了解到潘君浩一家的遭遇。 2010年,4岁的潘君浩与患间歇性精神病的母亲刀思双双被拐,后经四川省公安厅、自贡市公安局大力支持,被富顺县公安局解救回家。其父亲年逾六旬且身患多种疾病,潘君浩被辗转拐骗精神受到强烈刺激,加上家庭经济特别困难,造成性格孤僻、缺乏自信,明显的自闭使他与人难以沟通,正常地生活、学习和成长难以为继。 王晓芳主动请缨,担负起了关爱辅导潘君浩的帮扶工作。根据潘家生产、生活实际,她将自己和亲友家中的闲置衣物、学习用品等物品,送到潘君浩家。同时,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工作的午休等空闲,到家开展学习辅导和心理疏导,帮助安排生产生活,督促他改变不良习惯。组织全所干警不定期自费开展家访慰问,助力生产增收,让这个家庭日渐安稳。 
把特困儿童接到自己家 当成“儿子”照顾 2015年初夏,已读小学且成绩中等的潘君浩成绩下滑,老师对性情懦弱且难以交流的潘君浩一筹莫展,只好向义务管护人王晓芳求助。原来,因为父亲的年高体弱,9岁的潘君浩在农忙时不得不帮着父亲干活以求糊口。 “学习是潘君浩改变命运的最大希望,干脆周末或节假日把他接到家里来与孩子同吃住同学习,让他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军人出身的曾义彬知道缘由后果断建议。从此,潘君浩就成了王晓芳家特殊的一员,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他洗澡、理发、辅导作业。不管走亲访友还是休闲逛街都带上他,为他创造了更多、更丰富的与人交流学习的机会。王晓芳大一岁的儿子曾家辉总是带着潘君浩与同学们嬉戏玩耍,督促他一同做作业,特别是吃饭、洗漱、睡觉时,就象亲兄弟一样细心照料着小弟弟。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晓芳一家真切的关爱下,潘君浩的生活、学习得到了保障,心理阴影在爱心的感化下慢慢淡化。现在,他不光能与陌生人进行简单的交流,还拥有同龄人应当具备的思想意识和对未来的憧憬,学习任务也能按时完成,为今后接受更高的教育和健康成长成才奠定了基础。 
“儿子”向省公安厅写感谢信 她每年服务群众300余人次 在省、市、县公安局的关怀和狮市镇政府的帮助下,潘君浩家翻修了以前的危房,生病的父母也得到及时的救治,现在的生活虽然算不上富裕,但已有了较好的保障。最令人高兴的是,潘君浩走出了自卑、自闭的阴影,变得阳光了,还知道主动感恩。 2016年寒假期间,他发自内心地向省公安厅写了封感谢信,此信及其解救经历经多家媒体报道、转载后引起较大反响,弘扬了公安干警的正义和社会正能量。 2017年初,热心公益的王晓芳又加入了“富顺县公益联盟”这个大家庭,由于工作积极已成为骨干队员,被评为2017年优秀志愿者和“建行杯·盐都百名最美志愿者”。她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公益活动,陪伴留守儿童过节日,组织留守儿童看电影,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到敬老院为老人们理发、剪指甲,慰问辛苦的环卫工人,为特困儿童提供关爱帮扶。据不完全统计,王晓芳年参与志愿服务时间达200小时以上,服务群众300余人次,几乎每天帮助一名群众。
来源网址:http://www.yidianzixun.com/home?page=article&id=0Ib5Maf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