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有钱不还孩子被限读私立学校
开学在即,欠钱夫妻主动找到申请人履行了法定义务
“法官同志,谢谢你们,黄某今天终于把钱还给我了!你看,这是收条。马上要开学了,黄某现在非常着急,要求解除他儿子到成都私立学校读书的限制。”8月27日18时许,遂宁市安居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廖家强正在加班整理案卷,申请执行人刘某来到法院,向他出示了一张收条,并表示对被执行人予以谅解,希望法院尽快解除对黄某夫妻的高消费限制。
夫妻俩有车有房却称没钱躲执行
这事还要从一年前说起。2017年4月25日,刘某与黄某夫妻在安居区人民法院达成调解协议,约定黄某夫妻于2017年8月31日前,分期归还刘某40余万元。在此期间,黄某夫妻二人归还了部分款项,但协议到期后,仍有25万元未归还,刘某多次催收未果,无奈之下,于2018年1月10日对剩余款项申请强制执行。
立案后,承办法官多次与黄某夫妻二人沟通,要求他们主动履行法定义务,但夫妻二人都以无钱为由躲避执行。为有效维护申请人权利,承办的执行法官多方查询,了解到黄某夫妻在成都有住房和车辆,承办法官不辞辛劳往返成都、安居之间,在成都车管所、房管部门的配合下,查封了被执行人黄某夫妻的房屋和车辆。虽然法院查封了车辆和房屋,但由于其车辆并未实际控制且房屋是轮候查封,法院无法对被执行人名下的房屋和车辆进行处置。
夫妻被纳入失信名单孩子无法读私立学校
尽管阻力重重,执行法官并没有放弃,多次联系被执行人,但被执行人采取不接电话、不露面,或以工程款未到账为由不予履行。
“黄某夫妻纯粹是赖账,他们的儿子还在成都读贵族学校,一年学费都是好几万。要是真没钱,怎么读那么好的学校呢?”在一次与申请执行人刘某的交谈中,刘某无意说道。
一句抱怨的话提醒了执行法官。7月13日,执行法官冒着酷暑来到成都市教育局进行核查。经查,黄某的儿子确实在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就读。查到该信息后,执行法官立即与被执行人黄某夫妻联系,希望他们主动履行法定义务。如若不履行,将限制其高消费,这将影响其儿子就学。
“尽管我们反复说理说法,但黄某夫妻二人仍抱着侥幸心理不予理睬。”执行法官介绍,为此,安居区人民法院将黄某夫妻二人双双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7月23日,安居区人民法院向成都市教育局、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依法限制黄某夫妻的儿子在成都市就读私立学校。
偿还所有债务后法院解除高消费限制
协助执行通知书发出后,成都市教育局和学校积极配合执行,电话通知黄某夫妻二人因其被纳入失信名单,其儿子将不能继续在该校就读。此时,夫妻二人才知法院动了真格,主动打电话向法官求情,希望取消限制。但法不容情,法官明确表示,必须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后才能取消限制。
眼看9月1日开学在即,思虑再三,夫妻二人主动找到申请执行人,偿还了所有债务。还债时,夫妻二人一再向申请执行人道歉,请求原谅,并希望刘某立即找承办法官尽快解除失信人名单和高消费限制。
执行干警在核实了相关手续后,依法在失信名单中对黄某夫妻二人进行了屏蔽,解除了二人的高消费限制,并立即联系了学校和成都市教育局,让黄某夫妻的子女能够及时返学。
郑小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