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伴随着由孟浩然《春晓》改编的童谣歌舞,天府新区第三小学拉开了开学第一课的序幕。
“李白有诗:‘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都江堰水利工程建好后,成都平原风调雨顺,粮食产量大增,促使成都获得‘天府之国’的美誉。”成都天府新区第三小学教师秦丹配合着视频,向小朋友们讲解着成都为什么被称作“天府之国”,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成都,作为2000多年来没有改过名字、没有发生城址变迁的省会城市,留下了无数的文化瑰宝。成都之所以能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天府文化起到了“灵魂性”的稳定性作用,而孩子们则是天府文化最好的传承。
秦丹老师通过《江畔独步寻花》、《赠花卿》等杜甫名篇,向孩子们介绍成都的古韵和历史,讲解天府文化,还通过成都地铁一号线小导游的方式,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向大家介绍家乡。
“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红石公园站,红石公园保留了很多施工时挖出的红砂岩整石,看起来很有意思。公园很大,有很多花草树木,我最喜欢的是儿童拓展区,里面有很多娱乐设施,我经常和小朋友在那做游戏。”
“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兴隆湖站。兴隆湖走一圈要2个小时左右,据说将近有10公里,爸爸妈妈周末最喜欢带我去走湖,那里的湖景很好看,我长大后也希望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
一堂课的时间很快过去,在孩子们眼中,天府新区的每一个景点都有独特的故事和美丽的风景,而他们更明白,传承天府文化、建立未来的公园城市更要从自己做起。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胡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