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起伏的2018年,转眼已到了尾声。 在这一年里,不论是房企,还是购房者,无一不被卷入楼市这场波涛汹涌的巨大变局中。对购房者来说,闭着眼买房都能赚钱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而对于开发商,也回不到一开盘就售罄风光时代。 大家都不得不潜下心来,冷静思考如何在这场动荡中“活下来”。 今天,房博士梳理了2018楼市十大关键词,一起来回顾一下。 相信大家最近都被各地的“松绑”消息刷频! 12月19日下午,菏泽打响“松限”第一枪,确定取消新购房和二手房的转让期限。 12月19日晚,广州住建局发文取消商服限购令,“330”之前出让土地的商铺公寓可卖个人,解绑众多商服产品。 
12月21日下午,珠海住建部回应,珠海降低购房门槛,人才购房5年社保最低降为1个月,不限户籍! 至此,全国楼市松绑增至5个! 没想到紧控了这么多日子,到了年末,楼市却松绑了! 而在年关这个节点,这波“松绑”信号却不禁让人“遐思万千”,是否2019年会继续松弛?房价又将走向哪里?该年底上车还是继续观望? 10月19日晚,广州住建委发布声明放开限价! 
也就是说,楼盘按实际价格报备网签,这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双合同的问题,还能降低购房者首付,减轻消费者的负担。 这是政府在房价调控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工作,追求实效的具体表现。 现在房价在下行之中,原有的调控手段也要调整。自此,广州大多楼盘回归单合同时代! 2018年,可以说是楼市的维权年。 “维权活动”在全国各地的楼市此起彼伏,暗涛汹涌。维权的动机无外乎两种: 第一种可以理解:开发商在高周转模式下为了节约成本和时间,搞出的房屋有质量问题,业主理所当然应该去维权。 第二种就有点匪夷所思:房子降价,资金一下子缩水十几二十万甚至四五十万,很多已置业的业主无法忍受,所以找各种借口前去维权。 在资金链和限价令的夹缝下,问题房屋出现的概率普遍有所提高,准备收房的朋友们一定注意查验,碰到“房坑”要坚决维护自己的利益,但需要注意的是,“降价维权”的行为于情于理都不能解决问题。 在今年万科秋季例会上,万科高喊“活下去”!瞬间,这张“血图”在地产界刷屏! 连一向财务指标都很健康的行业大佬都需要高呼“活下去”,简直让后面的小弟们瑟瑟发抖。 
早在今年8月初的时候,就有一复式项目推出内部特价房:单价19000的毛坯复式产品!而同时在卖的精装修产品,单价24000-25000,还是双合同! 如今回头想想才恍然发现,它其实开启了广州楼市的一个历史性时刻:降价来了! 是的,从2018年“金九银十”开始,楼市结束了自2016年开启的疯涨,抵达拐点! 后面大家都知道了,搞“特价房”的项目越来越多,很多于上半年置业的朋友不得不面对现实:房价真的跌了! 今年,各个城市陆续出台人才新政,奇招迭出,抢夺高素质人才落户: 武汉,大学生落户后,不仅不限购,买房直接打八折 珠海,推出公积金贷款新政,高层次人才置业最高可贷250万 深圳,落户可以享受租房补贴,按照不同学历每人15000-30000元 广州,社保连续缴纳半年后,可申请落户广州 ......
短期而言,大量高素质人才落户即可取得购房资格,购房需求增长给楼市带来一阵升温,长期而言,也为城市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长期续航的动力 2018年,房企整体规模增速放缓,业绩增长于2017年同期有所差距,目标完成率普遍偏低。 面对困局,房企们都使出绝招:改名字!从区域地产企业,到全国性的地产巨擘,都争先恐后地把自己名字中的“地产”去掉。 这只是做表面功夫吗?当然不是。 这是房企纷纷开始转型,开展多元化发展的一个信号。恒大开始牵手中国科学院,打造三大科研基地,正式进军高科技产业;碧桂园转型做现代农业,并分拆物业板块成功在港上市;万科将战略定位从“住宅开发商”转变为“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 在继续保持地产开发的核心业务同时,房地产企业进行多元化发展的尝试,行业格局正在悄然改变。 
如果房地产是面包,那么土地就是“面粉”,可以说土地市场一向与房地产行业祸福相依。在楼市下行的大环境下,今年的土拍市场呈现量价齐跌的趋势。在土地调控和限价等因素的影响下,房企拿地也趋于理性。 受此影响,一方面全国各地土拍流拍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土拍成交规模和整体溢价率也同时走低,据统计,上半年成交规模环比下跌23%。 
房价高涨,房屋的金融属性比重越来越大,社会对于房地产税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之前房地产税的各项条件尚未成熟,迟迟没有回音。 今年,随着全国省级国地税合并挂牌完成、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系统完善,《不动产登记法》立法程序即将启动,房地产税的技术和法律等难题被攻克,它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对政协相关提案做出回复,预计明年上半年公布草案,最早2020年完成国家层面立法。 值得注意的是,从国外经验及国内试点情况来看,房地产税的出台不会大幅度影响房价,但可以严厉打击炒房,让房屋回归居住属性。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元年。 去年大会,“粤港澳大湾区”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而在今年两会,粤港澳大湾区被官方明确为与京津翼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对等的城市群建设发展战略。 此外,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领导小组的成立,预计未来粤港澳的相关规划细则也将进入落地阶段。 同时,很多外来房企也逐步加码在粤港澳大湾区布局建设的力度。 而广州作为大湾区的领头羊,也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推动内部协调发展,优化城市发展模式。相信未来国家政策倾斜的红利也会落地清晰地指明了2019年大湾区的潜力和发展方向。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
标星+置顶广州房博士
一秒找到博士君 
来源网址:http://www.yidianzixun.com/home?page=article&id=0KvZoJy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