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15年7月,《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作者任俊教授(左)和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创始人塞利格曼教授(右)一起参加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时的情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近年来新兴的一股心理学潮流,它的兴起一方面是时代的要求,另一方面体现了心理学自身的开放性。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MartinE. P. Seligman),他在21世纪全世界最有名的100位心理学家中排名第31位。塞利格曼先生曾先后于2013年和2015年两次应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之邀来中国讲学和作大会报告,对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塞利格曼教授在第三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上做大会主题发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的重心逐渐放在了心理问题的研究上,如心理障碍、婚姻危机、毒品滥用和性犯罪问题等,心理学逐渐变成一门类似于病理学性质的学科。心理学研究重心的这种转移实际上背离了心理学存在的本意,因为它导致很多心理学家几乎不知道正常人怎样在良好的条件下获得自己应有幸福的方法和技术。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其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过上良好的生活。
人生是一个绝妙无比的经历,它应该被珍惜。人生中绝妙无比的应该是生命中那些最精彩的部分,而要把这些最精彩的部分保留下来并影响我们的生活却绝非一件易事,它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努力,并在一定的技术支撑下来实现。而积极心理学正是提供这种技术支持的一门科学。
积极心理学并不只限于提出一些新观念,更重要的是进行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为人们(特别是普通人)幸福感的提升提供了直接的技术支持。 一直以来,我总想把积极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从书柜中搬出来,让它服务于大众的日常生活,《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这本书便是我这种想法的具体实施,希望书中的观点和方法能给教育者提供真真切切的帮助。 本书有三个需要说明的地方:
第一,书中绝大部分结论或观点都是在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有些结论还应用了多个相关实验来进行佐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书中的观点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但它至少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书中的主要内容是以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为核心而展开的,因此,有些观点或结论可能只涉及某一个角度或某一个方面,显得不那么全面。不过,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读者,本书中的建议和方法也许不是拯救问题儿童的灵丹妙药,但这些建议至少可以确保这些儿童不会变得更糟糕。
第三,本书是以教师和家长等教育者为阅读对象而写作的,但它也可以作为个体自我提升的参考读本。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使用本书,我在此提一个建议:如果你正面临一些儿童教育方面的困惑,你一定可以从本书中直接找到一些真正实用且有效的建议,但这些建议还应该和你的教育对象的特点、你自身的特点、所面临的人文和社会环境等结合起来。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书中的建议并不是其他行之有效的传统教育方法或途径的必然替代物,多数时候是它们的补充。 本书第二版并没有对第一版的结构进行大的变动,但几乎对每章的内容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订,除修改了一些过时的数据之外,还特别加入了一些新的内容。
同时本书后面加入了一章有关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实践方面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主要由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小学的王伟文校长执笔。感谢王校长的付出和劳动,正是环城小学精彩的温暖教育实践让本书显得与众不同。如果说积极心理学是一个方向或理念,那么具体的实践活动或行动就是一种智慧和技术。 选自| 《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第二版)》前言 作者| 任俊 《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第二版)》 任俊 著 万千教育 出品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任俊教授的《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一书一定会让你领悟到积极在教育中的魅力。
——叶浩生(中国心理学会前副理事长,广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理解教育的关键在于理解人,而理解人的关键又在于理解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
——罗劲(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认真拜读了书稿的前言和目录后,我就觉得这是一本值得看的好书,而最终有幸阅读完本书的全部内容之后,我已完全被任俊老师的这本书深深吸引。
——陈虹(光明出版社副社长) 任俊先生是国际积极心理学会的理事,也是积极心理学的领军人物之一。他致力于在中国研究和应用积极心理学,我相信,他的这部杰作定能引导更多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投身于这一快速发展的领域。
——James O. Pawelski(博士,国际积极心理学会执行秘书长,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 如果你想尝试改变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和方法,那么本书无疑是一本可读性和实践指导性俱佳的指导书!下拉查看本书目录,了解本书更多内容。 下拉查看本书目录
第一章 揭开积极心理学的面纱 第一节 它是关注正常人的心理学 2 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起点:习得性无助 4 二、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 7 三、积极心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12 第二节 它何以成为一股心理学潮流 17 一、积极心理学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 18 二、积极心理学对于个体发展的意义 19
第二章 积极心理学带来的革命性理念 第一节 无心理疾病≠心理健康 40 一、“我抑郁,我健康”怪论:心理学的著名论断被证伪 41 二、“我积极,我健康”:积极幻想有助于心理健康 44 三、积极幻想的三种表现 47 第二节 心理问题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53 一、治愈还是缓解症状:这是一个选择 53 二、帮个体回归正常生活:我们的治疗观 60 第三节 意志力强不见得能克服心理问题 61 一、意志力:我的别名叫“福乐” 62 二、福乐的心理机制 66 三、福乐的特征和产生条件 70 四、福乐的测量方法 72
第三章 孩子的心理资源:教育成败的一个秘密 第一节 行为依赖于人的心理资源 77 一、心理资源是什么 78 二、大量消耗心理资源的行为模式 81 第二节 心理资源的恢复:积极心理学的重要课题 89 一、诱导积极情绪是个有效途径 89 二、内隐积极情绪有时也很管用 95 第三节 积极情绪诱导的用法有讲究 98 一、连续诱导积极情绪会不会增强效果 99 二、哪一种积极情绪诱导方式效果更好 100 三、立即诱导还是延迟诱导的效果更好 101 第四节 积极心理学给教育者的建议 102 一、引导孩子节省心理资源的方法 102 二、有效增加孩子心理资源的方法 104
第四章 孩子的心理最近发展区:教育者的用武之地 第一节 从深层到外层看心理结构 116 一、心理原始状态区 118 二、心理自我防御区 120 三、心理外力援助区 121 四、心理崩溃区 122 第二节 例析心理最近发展区理论 123 一、心理最近发展区发生作用的两种情况 123 二、自我防御区与外力援助区的关系 126 第三节 心理最近发展区理论能解答的困惑 128 一、“让哭,还是不让哭”:心理辅导领域的一个困惑 128 二、“两个对立的结论都正确”:一个匪夷所思的困惑 129
第五章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儿童教育新思路 第一节 做孩子积极的榜样 134 一、孩子不只是在生理上像父母 134 二、增加孩子的接触性愉快体验 140 第二节 让孩子的心理在生活中获得免疫力 148 一、让孩子远离“时间贫困”和“空间贫困” 148 二、既做孩子的自己人,又跳出“自己人效应” 152 第三节 培养孩子积极的生活态度 156 一、帮孩子学会摆脱日常生活中的焦虑 159 二、运用积极心理学最推崇的ABCDE模式 166 第四节 利用仪式和故事促进孩子的心理发展 171 一、用好的仪式帮孩子留住教育内容 171 二、讲家庭故事让孩子获得积极生活信念 176
第六章 心理体检:孩子的可改和不可改之处 第一节 孩子可以改变之处 191 一、孩子的性格改善最重要 191 二、帮孩子改善性格的方法 197 第二节 孩子不能改变之处 204 第三节 在不能改变之处教育者也能有所作为 212
第七章 积极教育的实践:温暖教育 第一节 温暖教育是积极教育的有益尝试 216 一、从校训“世界因我多温暖”到全方位实施“温暖教育” 217 二、温暖教育再升级 221 第二节 温暖教育的实施 225 一、温暖教育的实施原则 225 二、温暖教育的实施途径及方法 228 第三节 温暖家教是学校温暖教育的延伸 241 一、让家长适度参与学校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242 二、培养乐观的孩子是温暖家教的首要任务 244 三、父亲教育是温暖家教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247
主要参考文献 251
本书在各大网店均有售
(当当、亚马逊、京东、天猫……) 亲们可以移步各大商城购书
文章源自:万千教育,本文经授权转载。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