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天府绿道 全国最长 绘美丽宜居蜀川画卷

区域级绿道白鹭湾滨水绿道效果图 图片由成都市规划局提供
■共16930公里的三级天府绿道体系,是目前全国规划最长的绿道系统。天府绿道将承载生态景观、慢行交通、休闲游览、城乡融合、文化创意、体育运动、景观农业、应急避难8大功能,并串联城市功能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功能网络;串联市域五级绿化体系,形成生态网络;串联公交、轨道站点,形成绿色交通网络;串联文化、旅游设施,形成文旅休闲网络。
这条绿道
将展现天府文化体现国际水准
天府绿道是成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新实践。将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原则,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为本底、以文化为特色,建设展现天府文化体现国际水准的天府绿道,描绘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蜀川画卷,实现全域增绿,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总规这样提出――
全域规划形成区域级、城区级、社区级共16930公里的三级天府绿道体系,是目前全国规划最长的绿道系统。天府绿道将承载生态景观、慢行交通、休闲游览、城乡融合、文化创意、体育运动、景观农业、应急避难8大功能,并串联城市功能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功能网络;串联市域五级绿化体系,形成生态网络;串联公交、轨道站点,形成绿色交通网络;串联文化、旅游设施,形成文旅休闲网络。
其中,区域级绿道1920公里,依托市域生态资源与山水格局,串联市域内各城市组团,体现蜀山蓉水的自然野趣。整体结构为“一轴、两山、三环、七带”,“一轴”指锦江绿道,“两山”指龙门山森林绿道和龙泉山森林绿道,“三环”指熊猫绿道(沿三环路)、锦城绿道(沿绕城高速路)和田园绿道(沿第二绕城高速路),“七带”指滨河绿道(沿江安河、走马河、金马河、杨柳河-西河-斜江河-公式江河-临溪河、东风渠、沱江-绛溪河、毗河七条水系廊道)。
城区级绿道5380公里,与区域级绿道相衔接,在城市各组团内部成网,与城市慢行系统紧密结合,体现“绿满蓉城”的城市品质。
社区级绿道9630公里,与城区级绿道相衔接,串连社区内幼儿园、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健身场馆、社区养老等设施,体现休闲宜居的城市特色。
2020年建成840公里“一轴两环”区域级绿道,建成城区级、社区级绿道共2400公里;2025年建成“一轴两山三环七带”1920公里的区域级绿道,建成城区级、社区级绿道共8680公里;2035年全面建成天府绿道三级体系。
专项规划这样描绘――
“一轴两山三环七带”绿满蓉城
根据天府绿道规划方案,未来,我市将打造覆盖成都全域的区域、城区、社区三级绿道体系,全域将形成“一轴两山三环七带”的区域级绿道1920公里,以及城区级绿道5000公里以上、社区级绿道1万公里以上。到2025年,初步建成1920公里区域主干绿道体系,2040年全市市域绿道体系全面成网。
具体来看,“一轴”指沿锦江从都江堰紫坪铺至双流黄龙溪总长200公里的锦江绿道。“两山”指沿龙门山东侧,长度约350公里的龙门山森林绿道;沿龙泉山西侧,长度约200公里的龙泉山森林绿道。“三环”分别指沿三环路总长100公里的熊猫绿道;依托环城生态带,主线总长200公里的锦城绿道;沿第二绕城高速路,总长约300公里的田园绿道。还有包含走马河、江安河、金马河、杨柳河-斜江河-公式江河-临溪河、东风渠、沱江-绛溪河、毗河等河段,总长度约570公里的7条滨河绿道共同组成的“七带”。
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规划理念,天府绿道将构建起区域、城区、社区三级慢行系统。城区级绿道在城市各组团内部成网,与区域级绿道衔接;社区级绿道是与城区级绿道相衔接,串联社区内幼儿园、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健身场馆、社区养老等设施,体现“绿满蓉城”的宜居品质。
锦城绿道将现《蜀川胜概图》
天府绿道中锦城绿道范围是环城生态区内133平方公里的生态用地,总规划内容包括500公里绿道(主线200公里、次线300公里)、4级服务配套体系、20平方公里多样水体以及100平方公里生态农业景观区。锦城绿道具备生态保障、慢行交通、休闲游览、城乡统筹、文化创意、体育运动、农业景观、应急避难八大功能,将重现《蜀川胜概图》中的天府胜景。《蜀川胜概图》相传为北宋画家李公麟的名作,川西岷江上游及成都平原的很多地名都被《蜀川胜概图》标明。
绿道将构建四级驿站。包含16个特色小镇形态的一级驿站、30个特色园区形态的二级驿站、170个林盘院落形态的三级驿站和亭楼小品形态的四级驿站。
此外,驿站还将配套建设118个分散式出入口和12万个停车位,实现公共交通接驳、水电气讯网基础设施支撑、容纳200万人以上的50处应急避难场所。建成后,将人均增加10平方米绿地,保护35.2平方公里基本农田,直接创造10万个以上就业岗位。
展望巧运匠心的特色绿道
锦城绿道预计将于2019年年底全面建成。
其中锦城绿道一期工程将建设从锦城湖至青龙湖的10平方公里绿道体系,串联起锦城湖、桂溪生态公园、中和湿地、白鹭湾景区、花田湿地、玉石湿地及青龙湖景区等多个区域,并在沿途增设林盘院落驿站,打造湿地科普园、玉石湿地园、香雪樱花园等特色园。
规划中,不乏巧运的匠心:在桂溪生态公园,将打造一条独特的荧光绿道,采用特殊材料,白天吸光,晚上自发光;在白鹭湾景区,将建起一条架空栈道,将步行道和骑行道分离;锦城湖公园里,绿道穿湖而过;玉石湿地里,绿道在田园中蜿蜒伸展;香雪樱花园里,写意打造《蜀川胜概图》描绘的宋代成都东门外的墨池景观……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