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成都高新官微发布消息:天府双塔主体结构已经通过验收,正在进行基层精装修施工和总坪进场穿插施工,预计今年底达到使用条件。 听名字有点陌生,但在高新区上班的人,对“天府双塔”一定再熟悉不过。 对,就是它 摄影 梁磊▲ 小编撸稿的地方离这栋建筑不远,2年前就差不多修到现在的高度了,那时建筑顶部还有塔吊。冬天的时候,都靠这栋楼的可视度来判断空气质量指数。 从拿地到停工并被质疑烂尾,再到复工,这次“预计今年底达到使用条件”的消息,可能是天府双塔离现实世界最近的一次。 前世今生 天府国际金融中心位于成都市金融城核心区域,总建筑面积37.4万平米,整体布局呈放射性花瓣散开,体现出简约、优雅、现代的总体风貌。 项目共由9幢建筑组成,分别为6幢“花瓣”建筑,和一幢“花蕊”建筑,以及两幢超高层建筑。 项目分为两期建设,一期建成部分即为“花瓣”和“花蕊”,已投入使用。 实际上两幢超高层建筑并非一开始的计划,因园区发展需要,于2009年启动扩建计划,扩建内容包括超高层双塔、连接地铁站的地下商业配套、车库及设备用房等,总建筑面积16.8万平米。 2012年5月,成都金融总部商务区官方网站发布信息,“加建项目”案名正式确定为“天府国际金融中心”,推广名为“天府国际金融中心·双塔”。 介绍中写道:天府双塔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规划为豪装公寓、国际服务式公寓、国际甲A写字楼、高端精品商场、顶级会所等多种物业形态。 其中,超高层北塔58层,为公寓及配套服务商业,南塔48层,为办公及商务会议功能,建筑高度均为220米。 但这只是最初透露的消息,随后又传出双塔其中一栋是住宅,并有望在2017年推出高端产品,显然,这样的期望并未落地。
虽然两期项目建成的时间跨度较大,但为了建筑风格的统一,新建两幢高层塔楼的形态逻辑与立面都对应了园区的既有建筑,采用与“花瓣”塔楼同样的外皮,使整个项目整齐划一,并成为成都的标志建筑,被称为“成都的鸟巢”。 更多信息 资料显示,天府国际金融中心是金融城一期打造的唯一项目,主要入驻传统金融机构总部及金融监管机构,已建成和投入使用面积37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面积将超过50万平方米。 目前,1、2号楼入驻安邦保险,3号楼是银监会、保监会、金融城管理公司,5号楼入驻的是中国人寿,6号楼入驻的是民生银行,7号楼是成都市土地矿权交易中心、农村产权交易所等。
双塔项目自2012年开始建设,但进度一直很缓慢,到2014年时曾一度陷入停工,因此外界不乏项目“烂尾”的传言。 彼时,成都金融城投资有限公司给出的解释是对建筑高度的限制所致。 修建中的天府双塔 2016年,项目复工,施工进度明显加快,能看得到塔吊每天都在运转,而外挂玻璃幕墙的上升速度也与日俱增。 如今,天府双塔的呈现效果与此前流于文件中的内容几乎没太大差异: 双塔以椭圆造形出现,于中轴两侧对称布置,长轴指向园区既有建筑中心,延续放射性布局。 外墙造型在1/3高度处向上下收分,呈现有机的纺锤形态,外网在面朝园区中心方向,用有机曲线从顶部向下切削,并向园区中心开敞。
效果图 建筑外立面全部采用带形落地低辐射中空玻璃幕墙,并在玻璃幕墙的外面再铺挂树枝状铝合金雕刻板镂空幕墙,而双层幕墙体系也是该项目最大的特色之一,其造型优雅大气、空间舒适通透,不过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看了可能会不太舒适。 就问你密不密 这样的外形还能减弱部分人群的高空心里障碍,以及降低窗墙比、有效节能。 有了金属幕墙,夏季的综合遮阳系数在51.3%左右,对比无外网时的空调负荷,这层幕墙每年可为此节约17.56%的空调用电量。 声明: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